李叔叔去問小家琦,結果小家琦說自己舍不得他鄰居家的小伙伴,不要搬去新房子住。
因此他們便選了老房子,為這事李叔叔還被他的一些酒肉朋友嘲笑過。
當然,他們的笑料沒能堅持多久,一家大公司要在LC區建一個新小區,提出以市場價兩倍的價格收購李叔叔的那套老房子。
于是,他們一家就賣掉了房子,搬去了鞋廠暫住,還多了一大筆錢,本來手頭有了閑錢,李叔叔準備要買一套新房子的。
誰知道,李家琦在廠里住上了癮,打死不要搬走,本談下來的房子也沒有交錢。
可總住在鞋廠里也不是事呀,結果李父拿著那筆錢買下了鞋廠旁邊破產了的塑料廠。
簡單裝修了一下,做了員工的宿舍和食堂,又另外隔出另外兩百平供自己一家三口來住。
城里不住,去鄉下跟那些外地人打工們,混在一起,又不少人暗地里說李家人的閑話。
不出三年,那些人再次安靜了,政府統一征用土地,李家的廠房正好在劃分的區域里,一口氣賠了二千多萬。
在那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李叔叔一家人便暫住到了林陽家中。
當時林媽媽正準備搬店,有考慮還在開發的服裝基地,李家琦對此居然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李叔叔真的膽大,直接把那賠償款的氣成全投在前路未卜的新項目上,一連定下了十三間店鋪。
華國南方服裝市場本來由江浙的林氏和兩廣的梁氏獨大的,可近些年幾家大型服裝企業牽頭,拉上了不少的人馬想另外做些動作。
而藍海市就是他們定下新的出發點,政府方面當然樂得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三方的良性競爭明顯會不斷促進南方服裝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服裝城發展的很成功,甚至建成后,有人愿意一次性拿出五千萬買下他所有的鋪子。
李父強忍住巨大利益的誘惑,還是沒有賣出去,最后那位老板只能以一百萬每年的租金要下了李父手上的九間店面。
其實,現在林陽的這間鋪子也是李家的,只不過他們就象征性地收了一點點租金。
短短幾年,家產翻了近十倍,李叔叔樂得眼睛都看不見了,自己只不過是一直順著寶貝兒子的心意干。
李阿姨更是放下廠子里的工作,在家安心帶兒子,時不時去廟里祈福,還愿什么的。
有人歡喜有人愁啊,那些曾經說過閑話的人發誓自己以后再不對李家的事指手畫腳了,這太恐怖了。
李家琦這下子就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了,加上他在家里無以倫比的地位,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林爸爸和李叔叔這么多年下來,親如手足,李家琦也從小就一直跟著林陽,被說成是林陽的跟屁蟲。
久而久之,他的很多習慣和行為,也都越來越像林陽了。
可以說,李家琦對林陽的信任完全不在父母之下,更多心里的小秘密寧愿和林陽分享,而不是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