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姨,我先走了,你好生意啊。”
“王姨,慢慢干。”
“好好,路上小心。”王姨回答道。
林陽和小飛都在跟她道別后,然后乘電梯下去,一路上都沒看著什么客人。
也就是一層的那些店面,偶爾能進去幾個逛街的女性。
還有另外一個零售店和林陽他們搞服裝批發的區別就是,那些零售店的衣服,除了名牌外的雜牌,幾乎都是從這邊進貨過去的。
那這也就意味著,批發店鋪要比一般的服裝店提早一個月到兩個月銷售應季衣服,結束的時間也同理。
拿短袖來說吧,從過完年之后,林爸爸的工廠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從設計、打板、選材,到制作樣衣、篩選、定款等等結束后,工人們一回到廠里,他們就要開始做大貨了,也便是所謂的正式產品。
幾乎三、四月份,還是充滿寒意的時候,林陽店里就要上短褲和短袖了,以恭候顧客們光臨。
而每年的五一過完,天氣轉熱,客人們又會如潮水般退去,林爸爸也要著手,控制好加工衣服的件數了。
像上次那萬多件衣服的大單子,在這種即將五月底的時期,基本上就可以判定為是騙子。
除非是錢先到手,那得另外兩說。
現在的話,不管是那個批發市場,人流量都非常少,有來的也是那種想著撈便宜的倒貨客。
因為批發服裝另一方面也是用商譽來做生意的,林爸爸和他的熟客們不都是一年一次結算或者兩次結算么。
那當批發商手頭資金不夠,衣服又遲遲沒人買,倉庫里的庫存太多了。
所謂的倒貨客就會上門,用低于成品很多的價格去買入那些囤貨。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趁火打劫吧,但又是必須要存在的,因為每戶商家都無法確保,自己肯定可以賣出所有款式的衣服。
至于最后那些衣服的去處嘛,倒貨客們各有手段吧,有的就去各個鎮、鄉的集市上大削價。
也有數量比較大,碼字齊的,可能租個地方保管好,留到第二年拿出來賣。
當然,大部分倒貨客要當面用現金交易的,不然生意是做不成的。
而且缺碼、斷碼的貨,他們也收,價格嘛,雙方扯皮唄。
林陽是完全不在乎這些人的,所以他們過來店里的時候,林陽只需要笑著送他們走就行。
在這行業混了二十多年的林父林母,哪怕是倒貨也有自己的專門渠道,林陽不用去管。
他們也從來不擔心林陽店里的生意,相反林爸爸和林媽媽最為在意的是林陽這么宅,又不愛出門。
小時候吧,林陽是因為嗜睡的緣故,現在好了,但習慣已經養成,還是個大宅男。
因此,這次李家琦他們要去魔都,李叔叔想要林陽一起,林爸爸二話不說,就欣然答應了。
事實上,林爸爸夫婦到了六七月份,生意閑下來之后,也都會選擇出去旅游的。
與其讓林陽整天悶在這兒,倒不如趁此機會,讓他走動走動,這才是林爸爸真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