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烤的十全,有著十全十美的意思,所以貝爾文主廚擔心的其他食材會沒有足夠的滋味其實是杞人憂天了。”
“或者說如果按照貝爾文主廚的話,所有的精華只留在最后的食材上,那么這道十全烤的本意就已經失去了,就是徹底的失敗!”
李文波毫不夸大的開始為趙悠乾給大家介紹‘十全烤’的難度,也正是因為火候和食材的控制,還有味道的把握都要求十全十美,這道料理才能成為麟廚是否有靠近龍廚火候的考驗關卡!
否則只是真的只單獨考核一方面的功底,哪里有資格成為耀州麟廚們的難關?
流露出淡淡金色光輝品質的羊羔肉和烤乳豬并沒有那么突出的料理異像,反而也正因為這種內斂,讓人輕忽的模樣,反而是能夠帶給評委們最大的驚喜。
吸收了牛肉和乳豬香氣的鮮嫩羊羔肉,吸收了羊肉鮮美和獅頭鵝特有禽類的油脂感覺的乳豬,兩種并不罕見的食材,因為烹飪而變得更加滋味濃厚甚至是超過了它們以往的味道局限。
每一口咬下,都能感受到數種食材互相成全,互相交融給食客帶來的快感。
更加關鍵的是,這幾種都有自己獨特味道的食材在搭配之后,竟然只有難以言喻的鮮美,完全沒有半點,甚至是一絲的腥臊味道出現。
反倒是因為各自腌制的不同腌料互相交融,在燒烤的濃郁火味之后,竟然還有那么一絲絲的清涼感覺洗凈全身。
明明是肉汁豐盈到隨時會從餐具上滴落的美味,可是沒有讓人有半點的油膩,只有拉扯著人食欲的味道,讓人不斷的伸手品嘗。
“羊羔肉本來就細膩到不行,經過兩個多小時大火烘烤,焦炭的猛火已經滲透進來,將肉的紋理已經烤得十分的軟爛,可是也正是因此,羊羔肉里那些香料的味道也完全融入了肉當中...”
“偏偏羊羔肉的油脂并不算多,這個時候牛肉的湯汁和乳豬的油脂就增添了羊羔肉的風味了...”
“可以說光是這一道小烤羊羔肉就已經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要說形容食物的味道,華爾街金融食報的主編希爾文絕對是五位評委當中最好的那個。
三言兩語間就把自己嘴里品嘗到的味道給敘述了出來。
也讓熒幕前的觀眾聽得一個個只覺得剛剛吃的那些零食都被迅速的消化,或者是嘴里啃著的炸雞忽然就不香了。
“和羊羔肉不同,乳豬幾乎是另外一種風味,充斥了蔬果的腌料味道,乳豬本身就帶著一股淡淡的**,羊羔肉類似的味道也被它吸收,加上獅頭鵝的禽類油脂補足了乳豬本身因為烘烤而溢出的湯汁,讓乳豬的味道介于豬肉和禽類肉之間...”
“細膩的乳豬皮層更是好像稍微一碰就會回彈起來,明明是毫不費力就會在口腔里融化的火候,又帶有香濃Q彈的口感。”
比爾森也接過了話頭,展現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我現在開始期待后面的味道了,還有那最后的...美味!”
就算是說十全十美也好,看到了趙悠乾最后放入的食材,比爾森顯然更期待最后那個食材的滋味,到底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不過趙悠乾并沒有直接上最后的鱸魚,就算已經把它拿了出來,放在了盤子里,也是先把鵝,雞,鴨,鴿子,鵪鶉這幾種禽類的肉奉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