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
看著眼前的肉餡,衛貞貞露出了一絲不解,對于趙悠乾所說的料理技藝有幾分的疑惑。
“就是在肉餡里加入水么?這有什么用處?”
這種料理上的技巧衛貞貞并不理解,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種手法對于還在隋唐時代的人來說并沒有那么關鍵。
這個世代里,大部分人就連一天三頓飯都吃不上,大部分還保留著過午不食的傳統,說是為了養身,實際上就是沒有這么多糧食可以吃而已。
衛貞貞在白案上展露出天賦,也僅僅是因為使用面粉五谷之類的主食最多,為了能夠讓家里人都吃得更開心一些,她花的心思也就更多。
對于調理肉餡這樣的制作手藝,她到底還是認知頗少的。
趙悠乾也并不意外,一點點的細細將這些手法的用處給衛貞貞說明,包括去除腥味的辦法,為什么要分次打水,為什么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才能將水份融入肉餡里。
只不過這些東西光說是沒有太多真實感覺的,必須真正的品嘗到才會明白這些料理手藝的用處所在。
所以每個料理人都會是一名不錯的美食家,這是相對應的,如果你連一個美食的基本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又如何去料理完成一道美食呢?
這就是所謂的審美需要了。
趙悠乾這邊將這些料理的手法告知衛貞貞,另一邊也是預備讓她在品嘗到料理味道的時候,知道這些味道的來源,在心里加深一個深刻的認知,對于料理的基本準則有個了解。
知道何謂咸,何謂甜,何謂濃,何謂淡,這些都是要在教學的同時,讓她品嘗基準后才能慢慢養成的東西,趙悠乾會在衛貞貞身邊再多待兩天的原因也就在此。
否則光是一些基本功的東西,他直接用神識傳遞信息烙印在衛貞貞的腦海里就可以了,何必在瀘水這邊浪費時間?
“這些東西,你都要學習和品嘗過才能明白,今天你先嘗嘗這種半發面的包子到底和一般的包子有什么區別,然后再嘗嘗我做的饅頭和你做的又有什么區別。”
“這是你熟悉的領域,從這方面開始,慢慢給你的料理體系打基礎,這樣才能讓你更好的接受和學習一個全新的料理世界。”
趙悠乾既然認了衛貞貞當記名弟子,自然也就教導的十分用心。
“不至于基礎太過虛浮,到時候想學其他的東西都覺得理念不合了。”
一邊給衛貞貞說著,趙悠乾的手也沒有停下,一根孫二娘的搟面杖,早已經被他幾乎忘到了腦后,這個時候拿出來,也是讓衛貞貞開開眼界。
就好像是用搟面杖那么一轉,一個劑子就成了一個面皮。
很快面皮就摞成了一座小山一樣,便是衛貞貞覺得自己的手腳已經算是伶俐了,在趙悠乾這里這般快捷的手速對比下,也顯得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