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餡,這是一種經常出現于面食類料理當中的內餡調制方法。
起源有很多種,目地其實也算很簡單,主要的是為了讓內餡可以更加的多汁。
使得包子在口感上有著更多的沖擊力,可以說為了這一個要求,無數的人想盡了辦法,這才有了后來的肉餡里加皮凍這種手法出現。
而趙悠乾所使用的給肉餡打水的辦法,就是增加內餡湯汁辦法的其中之一,味道也會比用皮凍來得稍微平滑些,沒有那么濃稠。
蔥姜汁水,配上香菇末,在豬肉餡之余,既然身在瀘水之畔,趙悠乾還用了一些捕獲上來的鯉魚和鳙魚肉。
也因為魚肉算是在大唐這個時間點特別容易獲取的肉類了,至于豬肉的話,其實大唐世界里的豬肉的腥臊味道還是相對濃郁的,沒有經過后期宋代改良飼養方式,如今豬肉可真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肉食。
當然趙悠乾本身也有辦法將這種肉類處理好,首先泡水半個小時泡去血水,接著剁碎后加入大量的蔥姜汁水,果酒,進行腌制。
相對來說,只要學會了處理方式,這個時代的豬肉也是可以入口的,而且因為價格便宜,倒也頗為適合衛貞貞這樣的初級料理人進行大量練習。
魚肉就更容易了,用勺子順著片開,而且已經去掉內臟和黑膜魚骨的魚肉往著魚刺的末端刮,將魚肉刮成魚茸,加入豬肉餡里,配上大骨湯不斷的攪打,因為有著蔥姜汁水與果酒的加入,魚肉本身的腥味也會被去除,反而讓豬肉更增添上一層來自魚肉的鮮美。
配上大骨湯里來自骨湯的甘醇味道。
可以說這肉餡便已經是足夠讓人垂涎了,哪怕是生的,也散發著十分誘人的香氣。
要知道為了將大骨湯打入肉餡當中,趙悠乾順著一個方向分五次加入,才將一大碗的骨湯全部打入了一盆肉餡里,此時的肉餡呈現出的是一種好像粘稠羹湯一般的狀態,也正是這樣的狀態,再配合上半發面的面皮,才可以制作出這個世界從未出現過的極品包子!
甚至就連經常在諸天小館里品嘗美味的商秀珣也沒有嘗過這種半發面的包子,可以說趙悠乾為了給衛貞貞這個有著白案天賦的記名弟子奠基,也是給出了不少的料理技巧。
等到肉餡也調理完成,一直沉睡的老面也終于到點已經發酵成功,連同半發面里的發面也一齊完成!
首先讓之前的發面面團與死面面團一起揉捏在一起,形成半發面包子的面皮,放在一邊備用。
接著把老面直接全部都送入剩下還沒有處理的面粉當中,緩緩的加入糖,溫水,只不過按照比例,因為老面當中本身就已經蘊含了水份了,所以這一次加入的水量會比較低。
而且因為已經有發酵了,所以果酒也就不需要再加入其中了。
等到老面完全把那些面粉全部融合進去,原本有些粘稠,更是布滿了一個個小氣孔的面團,又一次被放入了盆里,等待老面將這制作饅頭的面團徹底的完成。
到了這一步,獨屬于面團的香氣已經再也遮掩不住,就算還沒有蒸煮成熟,那股子面粉發酵帶有的香氣,依舊還是把已經昏睡了有快一個時辰的衛貞貞喚醒。
整理了一下衣物,衛貞貞才走了下來,一眼就看到了廚房里忙里忙外的趙悠乾。
她倒是沒有什么君子遠庖廚的想法,畢竟趙悠乾收她為徒就是看中了她的料理天賦,只不過空氣里飄蕩的氣味,衛貞貞怎么都沒有想到,這居然還是沒有開始真正烹飪的時候就有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