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八月初七,落卦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別卦。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這是近幾日秦歌隨西岐公學習《周易》,每日必做的事,西岐公說:行,可鑒知,而曾之。翻譯過來便是,行動,可以鑒別知識,通過鑒別知識,還能增長知識。
這不就是馬哲的實踐真知么?
就算不提洋鬼子,拿后世詩詞來說,那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這是真理,所以,秦歌每日晨起都會卜上一卦,今日正卦六三,別卦上六。
等今日過去,便可結合今日所發生的事,來印證這卦辭,對自己以后解卦有莫大的幫助。
畢竟,卜卦之術,尚不如數科艱難,但能被稱之為巫的,全天下就那么寥寥幾人,原因便在于解卦!
解卦除了需要消耗自身精神靈力,還需要同樣的閱歷,才能夠做到最高的準確度!
至于靈力,在秦歌看來,真氣若是**力量的話,那么靈力,便是由精神靈魂所誕生的另一種力量。
經過這幾日的練習,冥冥之中,他已經能夠在入定的時候,看到祖竅深處有著一點皎潔圓潤的光點,那便是靈力的種子,被稱之為黍珠的東西了。
此刻,秦歌有些疑惑的向著正卦六三,以及別卦上六的卦辭,卻是緩緩的走出了院門,今日的揮劍即將開始。
昨日晌午,他已經能夠在脫力之前揮出一百八十劍,今日,或許能沖破兩百劍的程度。
而,昨日張濤便說了,只要他能沖破連揮兩百劍的程度,張濤便會教授他一門劍術,被許多人稱之為一劍必殺,屬于邵氏良獨創的——拔劍術!
帶著對拔劍術的期盼,秦歌快步走出客舍,卻見張濤已經在院中等候著了。
秦歌遙遙執手行禮:“師兄!”
張濤回禮,卻是一臉憂愁,沉聲道:“我先將拔劍術要義告知你,隨后,我便有事要出去一趟,你且聽好!”
怎么提前教授?難道真出了什么急事?
心下思緒電轉,卻是抱拳行禮:“喏!”
張濤或許是心中有著什么事,嘴上不由加快了速度,直入正題道:“練劍極為枯燥,其基礎在于打熬氣力,其根本在于劍不離身,半月來,你未嘗有一刻與劍相離,而半月揮劍苦修,氣力打熬想必也是差之不多。再者,揮劍修行,我也曾要求你,每劍必凝聚精氣神,你也未曾怠慢,自然有了修習拔劍術的基礎!”
秦歌抬頭,略一驚訝,便想通了其中關節:“師兄是說,拔劍術也需要精氣神聚合?”
“善!”滿臉愁緒的張濤會心一笑,接著道:“如你所言,拔劍術同樣是將精氣神聚合,但其中依然有著些許差別。”
“其一,精氣神必須全部集中到一點,不可留有退路,此拔劍術,取的便是你死我亡之意,一劍出,要么殺敵,要么,功敗身死!”
“其二,因人對自身精氣神的控制,很難做到完全掌控,故而,需要蓄力,此間之理,言語不可傳,且看好,我為你展示一遍!”
話音落下,張濤驟然轉身,不再面對秦歌,而是面對著院門,院門之下,有著兩根一人合抱的石柱。
此時,張濤便淡然看著其中一根石柱,一言不發。
右手緩緩伸出,一把握住腰間劍柄,就在這一刻,一種奇異的氣息從張濤身上升騰而起,那是仿若毒蛇進攻前的蓄力。
這氣息中,便隱隱有著一種跗骨之蛆的感覺!
隨后,張濤身子微微低沉,一步踏出,其身體上所蘊含的的氣勢竟然隨著這一步的踏出,為之一漲。
精氣神更加凝聚!
張濤猛然屏住呼吸,一連向前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