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步!
三步!
……
七步,八步!
微微一頓之間,以一種極為怪異的方式踏出第九步,與之同時,“呼!”的一聲傳來,那是張濤呼出氣息的聲音。
也就是在這一刻,張濤緊握劍柄的右手動了。
“锃!”的一聲,那是劍刃出鞘摩擦劍鞘所發出的的清鳴!
只見一道白線閃過,劍已經回鞘。
張濤收身停步,淡然看著秦歌:“就是這樣,只不過威力被我壓下三成,若是能做到師尊那般九步蓄力一氣呵成,其一劍,可斷大河三息!事情緊急,便先如此。”
話音落下,張濤便往外走去,邊走邊說:“君子,切記突破兩百揮劍后,方可修習拔劍術!”
秦歌定定的看著石柱上那道線圈,心中驚訝著,期待著。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直接修習拔劍術。
然而,先秦之人重視承諾,答應了的事,無論如何都會去完成,哪怕完成這個承諾會傾家蕩產,哪怕違背這個承諾立馬可以富甲天下,依然不會有人違背承諾。
這,便是夏族風姿,這,便是君子風范!
何況,晨起所卜之卦中,正卦為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呢?
或許,卦辭跟修煉拔劍術沒有關系,但卦辭的意思就是遵從事物發展無為而行,即便不能成功也會有善果。
自己所卜之卦,自己都不去相信,就不擔心好不容易孕育的黍珠就這樣消散?
雖然疑惑著張濤所言事態緊急到底是發生了什么?但,張濤既然沒打算告訴他,就說明,他在這件事上,沒有半點助益。
秦歌也不去頹喪,只是老老實實的揮著手中之劍。
一,二,三……
默默地數著,只待數到兩百,便可停下,修行他早就夢寐以求的拔劍術!
卻不知,此時,司空應孔丘藏書之約趕去了洛陽,西岐公聽聞張濤所言,立馬帶著暗部隨張濤前往西岐山……
西岐城中,正是最為空虛薄弱的時候……
搞不清這時代的天氣,雖是秋后,卻依然有著烈陽當空,就仿若后世的春城一般。
知了早已不再鳴叫,卻有陣陣灰雁展翅南去。
梧桐樹下,臟兮兮很吃驚的看著那不過十六七歲的少年,看著少年腳下,所留下的努力的痕跡——汗液滴落淋濕地面的痕跡。
在這樣的烈日之下,都未能將那汗水盡數蒸干,可見到底是怎樣的汗如雨下,才能夠造就出這樣的徽章。
那是屬于一個少年并證明他的確在拼命前進的徽章!
就仿若征鬼方時,夏帝少康所鑄造的“繁花之夏”一般,每一枚“繁花之夏”都代表著赫赫功勛!
“一百八十六!”
秦歌用盡全力揮出手中的劍,然后聲嘶力竭的吼出一聲,仿佛是在用這種吼叫為自己補充動力,朝著兩百大關沖過去的動力!
手腳疲軟起來,似乎連握劍都有些握不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