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美事了,人家那是來看吳杰的,他那個獨創的‘鐘擺式過人’,聽說歐洲媒體都報道了。”
“阿杰能去歐洲強隊踢球,咱們就去差一點的球隊,那個車范根去的是什么法蘭克福,我們最少也能去比法蘭克福再差一點的球隊!”
“……”
中國球員開場前聊著聊著就把話題聊偏了,不過從大家的情緒上能看得出來,他們沒有把一個車范根看得太重,很多人反而更加躍躍欲試。
古廣明就有與車范根比試一下的想法,這場比賽吸引了不少歐洲來的球探。
他們知道這些人八成是來看吳杰的表現,這個大家心里都有數。
但如果能在比賽里表現的比車范根更好,哪怕踢得差不多,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也有去歐洲踢球的實力了?
所以除了容志行和遲尚斌這樣年過三十的老將,很多球員都想好好表現一下。
吳杰當然知道這些隊友們的想法,但如果他們知道過兩年足協就會頒布一個“28歲以下球員不得出國”的奇葩規定,不知道會不會變得搖頭嘆氣起來。
他知道足協頒布這個規定是擔心國內聯賽的人才被歐洲挖走,但不得不說這個規定還是很腦殘,因為你頒布的時機明顯有問題。
國內聯賽的建立當然是各國足球的根本,出臺一些限制性的政策無可厚非,但這些限制必須與經濟和環境相匹配才行。
現在國內的聯賽別說經濟條件,連交通條件都沒有搞好,南北球隊的比賽要做幾天火車,這種情況怎么能把聯賽辦好?
所以最務實的方法就是先在八十年代辦青訓,從全國范圍里培養各個基層的人員和教練,尤其要提高足協官員和中低層辦事員的能力,然后將出色的球員送到歐洲提高他們的水平,最好是塑造出一些偶像來吸引更多有天賦的青少年去踢球。
這樣等到九十年代經濟條件開始好轉,南北球隊的比賽沒有交通障礙了,全國也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足球基層人員,這時候再開始搞職業聯賽才最為合適,時機上也更恰當。
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限制出色的球員到國外打球,那就是非常正確的政策了。
但吳杰知道這是他的一廂情愿,除非吳正松能在體部擔任高位,并且能對足協直接下達管理和任命,這樣才有機會出現“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情況,這種前提也才有機會變成現實。
否則的話,每任足協一哥為了在任期間的政績,肯定會繼續做涸澤而漁、殺雞取卵的事情!
最后嘛,當然是連個卵都沒有了!
“好了,接下來我宣布今晚的首發陣容!”
蘇永舜開口打斷了大家的胡思亂想,中國隊今晚的首發陣容與第一次交手時差不多,除了用左樹聲頂替了陳熙榮,吳杰的鋒線搭檔又變成了趙達裕。
容志行的傷勢并不嚴重,這場比賽可以繼續首發。
另一邊,韓國隊的首發也與上次交手相差無幾,除了車范根取代了本應該在這屆亞洲杯上橫空出世的崔淳鎬。
兩隊晚上準時出場,吳杰的目光放在了車范根身上。
他在賽前嘴巴上不饒人,但也知道一個在德甲排名前五的前鋒對于一支亞洲球隊的提升非同小可。
他的系統上有車范根的詳細數據,這位德甲球星的綜合實力達到了83,正處于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期。
韓國隊在車范根加入后,綜合實力已經躍居亞洲第二。
原本位面他們在決賽輸給科威特,主要是因為車范根沒有回來參戰,以及科威特的主場作戰哨子太偏袒,否則科威特想奪冠難度會非常大。
至于為什么原本位面的韓國沒有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出線,原因也是車范根在德國遭遇了嚴重傷病,這使得失去了隊長兼核心的韓國隊在世預賽的小組階段再次被科威特淘汰!
但這也說明現在的韓國隊雖然有個歐洲球星,可除此之外的實力并不強,這就是韓國隊最大的問題所在。
一個車范根還起不到他這樣的效果,最多能讓韓國隊的進攻變好一些。
但他們的防守,他們的中場控制力,并沒有任何提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