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要是“瞄準鏡”和“射擊精度”都比蘇聯原裝差了很多的原因,特別是500米外的遠距離射擊,79狙的首發命中幾率不高,經常需要先試射再修正彈道偏差。
但敵人又不是傻子,你第一槍打不到就意味著自身暴露,接下來再冒頭很可能被反殺。
如果是先被人打了第一槍,那么就算沒有被擊中,反擊時同樣會因此而吃很大的虧。
李振山就是死在了這一槍上,他與喜歡在前線的狙擊點上架槍的狙擊手不同,他更喜歡利用山區復雜的地形進行狙擊活動。
這次與他合作兩年的觀察手已經先一步發現了目標,但李振山的第一槍卻未能命中敵人,結果面對同樣高水準的越軍狙擊手,李振山和他的觀察手最終在打野途中雙雙GG了。
吳杰看到這里搖了搖頭,這把槍的精準度讓李振山不止一次遇到麻煩了。
但以往靠著老辣的經驗和不錯的運氣,他不僅數次都化險為夷,還讓自己的人頭數一直在增加。
然而這次他到死前都不知道,這個越軍狙擊手就是專門為了他而來,或者說是“這批人”才對。
中越雙方的狙擊戰一直是越方憑借武器和經驗優勢稍占上風,畢竟越南有不少和美軍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
但最近西線老山這邊卻有兩個中國的王牌狙擊手讓越軍損失慘重,因此越方調來幾個從六十年代就開始參加越南戰爭,身經百戰的王牌狙擊手,專門與這兩個中國的王牌狙擊手對狙。
李振山只是其中一個目標,另一個目標是擅長定點狙擊的鄭鈺。
他們兩個算是41軍的狙擊王牌了,鄭鈺擅長在前線的狙擊點上架槍狙擊,一槍不中馬上轉移,絕不貪功。
李振山正好相反,他屬于走來走去到處偷人的那種,經常會和從小長大的觀察員在一個山洞內,或是隱蔽地點潛伏數天,更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幽靈。
“這個打法太浪了啊!”
吳杰知道李振山這種打法早晚要出事,不過這樣的身份和經歷倒不用解釋能力突然變強的問題了,因為他本身在技術上就是頂尖的存在,這次撲街也是武器背鍋。
他那一槍在系統的判定上應該是100%命中才對,但很明顯是槍管和子彈的問題,那就瞄的再準也沒用了。
中國的79狙和幾年后85狙仿制的都是大名鼎鼎的SVD,但除了瞄準鏡和核心部件材質不過關,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門的狙擊彈,這使得本來就精度不足的問題又被更加放大了。
越南的狙擊手使用的都是蘇聯原裝的SVD,搭配的也是蘇聯原裝的四倍瞄準鏡,以及專用的7N1狙擊彈。
這樣的差距讓李振山飲恨當場,不過對面做夢也不會想到被狙擊槍擊中軀干部位的李振山,這會那個拳頭大的傷口正在迅速愈合。
吳杰了解李振山的死因后,自然是讓他恢復后帶著犧牲的觀察員返回陣地。
這之后他需要繼續返回前線作戰,而且要打的比以前還浪。
什么,你說中國仿制的四倍瞄準鏡性能不過關?
不好意思,他現在有能在方圓3000米內生效的全圖動態顯示,任何出現在他3000米內,具有威脅的敵人都會以紅點的形式,標注在只有他能看到的全息地圖上,并且是動態顯示的噢!
這個叫做“河圖”的虛擬地圖在放大后能夠單獨列出他所選擇的目標信息,以及射擊信息。
這意味著如果不演的話,李振山完全可以閉上眼睛原地旋轉三周半,然后隔兩千米用一個夸張的拋物線將敵人爆頭,就問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