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世界范圍內有三項大賽值得關注,其中男籃亞錦賽屬于囊中之物,魯達都懶得參加這種魚塘比賽了。
除了男籃亞錦賽,這個月還有兩項運動的“世錦賽”,一項是南朝鮮舉棒關注的“世界射箭錦標賽”,以及在歐美關注度極高的“世界‘擊劍’錦標賽”。
吳杰對于“射箭”很感興趣,他也很喜歡這種射擊的運動。
但對于“擊劍”這種運動,他就真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接受不能了。
中國體育現在不那么窮了,這次在兩個賽事的大部分項目上都派出了選手參加。
但受限于這兩項運動在國內的開展時間、選拔環境、訓練系統上的種種不足,這些中國選手里還是只有在奧運會上展露鋒芒的欒菊杰和李玲娟具備奪冠實力,其余選手都與世界頂尖選手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不知道是資本的腐蝕性開始隨著開放而體現,還是人本身的惰性在作怪,不久前才在奧運會上橫空出世,擊敗數名世界一流選手奪冠的李玲娟,這次在女子射箭的單人項目上,居然連前三名都沒能進入,最終只拿了個令國人失的第6名。
欒菊杰也只在女子花劍項目上拿到第三名的成績,這與她前兩年接近統治級的水平來說,自然也有不小幅度的下滑。
吳杰倒是不感到意外,因為這兩人在成名后獲得的待遇比原本位面好太多了,再加上國內這兩個項目缺乏足夠的競爭環境,還想讓她們保持原來那種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自然是不可能了,一定程度的迷失才是人之常情,就看能不能知恥而后勇了。
這種情況在足球和籃球上更為常見,有太多的球員在成名簽下大合同后,便開始在生活和訓練上放縱自己。
這種放縱帶來的反噬非常快速,不光競技水平會逐漸下滑,如果私生活太過頻繁,最大的弊端是會讓體能遇到問題,進而更容易遭遇嚴重傷病的侵襲。
各個領域的運動員,氣勢一半以上的傷病都是來自放縱的生活+放松的訓練,真正因為運氣不好而遭遇重大傷病的人并不多。
現在不光這兩個小姑娘競技狀態下降,吳杰知道很多在奧運會上拿到了冠軍,回國后各項獎勵加起來高達數萬人民幣,還有分房子等福利的運動員,最近的競技狀態都在下滑當中。
這個問題要解決的話,首先要弄清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因其實也不復雜,這些松懈下來的運動員大部分都不那么熱愛他們所處的項目,或者是缺乏了一顆爭強好勝的心。
他們大部分人能拿奧運冠軍,天賦上肯定不缺乏,而一直以來吃苦耐勞的目的,主要就是為國爭光,同時讓自己現在和將來的生活無憂。
現在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哪怕立刻退役這輩子都衣食無憂,這時要沒有對從事運動的熱愛,肯定難以保持原來的職業態度。
此外體育運動,包括未來的電競,先天的天賦和后天的努力固然是極為重要的環節,但是否“熱愛”也是同樣重要的因素,當然還少不了一顆爭強斗勝的心。
一個人哪怕有喬丹的天賦,但如果他不喜歡籃球,沒有一顆就是要贏的心,那平時訓練肯定會敷衍應付,比賽里也不可能為了贏而拼命,更別指望他在訓練后去看錄像,去思考適合自身的風格,以及戰術打法了。
這種“熱愛”,特別是在中國會被詬病的逞強斗勝,很多時候要比天賦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