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東親眼目睹了中國隊首戰便大勝荷蘭25分,更見證了魯達全場轟下52分23籃板7蓋帽的非人表現,直接把荷蘭人打丟了。
他能到現場觀戰是因為c小組的比賽在巴塞羅那進行,賽前還邀請了中國男籃到自己的豪宅里做客,甚至有報紙偷拍到了吳杰也坐飛機去和中國男籃見了一面,還在與林耀東斗牛時往他頭上暴扣了一發。
中國男籃的目光卻都在林耀東的豪宅上,這家伙在巴塞羅那的豪宅不光依山傍海,占地居然超過了2萬平方米。
他們就沒見過這么大的豪宅,這簡直就是一座莊園。
而且這里的依山傍水意思是“山”和“海灘”都是自家領地,居住區大概5000平方米,不僅擁有高達16間臥室,小型足球場、標準網球場、超大游泳池、室內籃球場一應俱全。
這么**的生活讓不少老將都在隨后的比賽里煥發了激情,他們心里都升起了效仿隔壁足球運動員出國掙外匯的心思。
這屆世錦賽確實有不少NBA球探來考察,八十年代中期的NBA還沒幾個外援,但聯盟高層已經明白到,若想讓NBA成為全球化的聯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那些想要開發的國家有幾名球員到NBA打球。
中國球員在足球領域便很吃香,而那些引入中國球員的俱樂部,很快都成為中國球迷耳熟能詳的名字了,NBA球隊自然希望效仿這些歐洲足球俱樂部從中國引進一些出色的球員。
魯達就是所有NBA球隊都在流口水的存在,誰都知道哪支球隊要是能簽下魯達,那下一個王朝球隊就要誕生了。
可惜這家伙太自視太高,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放在其他球員身上。
今年夏天,便有幾名中國球員歷史性的參加了NBA選秀。
但老實說,這幾個人的天賦有限,只是被當成打開中國市場的鑰匙。
這些美國球隊心里的希望是找到一些天才,就像陳浩南和林耀東之于吳杰的那種天才。
然而小組賽打完后,中國隊雖然取得了五戰全勝的出色戰績,但除了魯達這個繼續無敵于天下的核心外,并沒有發現其它的天才。
許多人甚至發現,這批中國球員的狀態似乎并不穩定。
現在這支中國男籃在大部人眼里,就是由一個很可能是歷史第一人帶領著一批在NBA最多只是擔任普通首發球員所組成的單核球隊。
但隨著中國男籃崛起,這幾年其它球隊的進步速度也不小,于是中國男籃在第二階段的小組賽,便開始遇到麻煩了。
這次中國隊與蘇聯、南斯拉夫、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分到一個小組,這個小組里已經沒什么軟柿子了。
果不其然,中國隊在第一戰上就只以2分險勝澳大利亞,魯達全場都在遭遇多人包夾,盡管還是拿到了25分17籃板7助攻的出色表現,但對手在防守他的套路上確實越來越多了。
第二戰面對南斯拉夫,魯達更是在上半場一度陷入了犯規危機,但在控制了防守動作后,他的隊友很難防住南斯拉夫的進攻,最終中國男籃以69:74不敵南斯拉夫,他的34分15籃板5助攻也都化作了無用功。
第三戰面對巴西,中國男籃依然打得有些艱難,最后還是依靠魯達在最后時段的連續得分,憑借個人能力將對手一波帶走。
第四戰打加拿大算是相對輕松的一場了,但最后依舊沒有把分差擴大到兩位數以上,魯達的個人的得分更是超過了全隊得分的50%。
最后一場對陣蘇聯,中國隊在已經確保出線的情況下,干脆沒有再讓魯達出場,結果以15分的巨大分差輸給了蘇聯人,而這個輸球分差已經創造了82年以來的最大記錄。
吳杰也看了中國男籃的世錦賽之旅,不得不說中國的足球和籃球走的完全是兩條路,前者積極的往歐洲賣人賺錢+歷練,但籃球這邊不光不往外賣人,甚至還主動把天才藏了起來。
但這種不同實際上有各自的必然性,首先籃球在商業化上就遠不如足球,賣人賺外匯的這條路毫無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