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不意味著中國隊不能打快攻了,畢竟連未增重前的郎利都有不錯的機動性,馬冬龍飛奔起來甚至不比對方的小前鋒慢。
托尼·弗拉霍夫就看著從自己身邊超車的馬冬龍一臉驚恐之色,因為他已經在加速沖刺了,客還是被馬冬龍先一步沖到籃下。
至于郎利,他早不知道被甩到哪去了。
馬冬龍沖到籃下時,吳杰的傳球也到了,可惜過快的沖刺速度讓他無法進行空中接力,只能先把球接下來。
這給了布拉德克和弗拉霍夫趕到籃下防守的機會,但還不等兩人站穩身體,馬冬龍就已經原地旱地拔蔥,完成了一記讓澳大利亞球員根本來不及反應的強起暴扣!
“我的天,他的彈速也太快了吧?”
“我有點迷糊,不是說黃種人的彈跳是全球最差的嗎?”
“七英尺兩英寸的身高,還有這樣恐怖的彈跳,我已經開始同情郎利了。”
“……”
各國觀眾都被馬冬龍這暴力的一扣驚得瞠目結舌,郎利與他的隊友表情也差不多,此時場內場外的澳大利亞球員都只能無奈地看著剛剛在自家籃筐上肆虐的馬冬龍,此刻自信心已經有再次往下降的趨勢了。
這時唯一能挽回士氣的辦法,自然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必須讓郎利去還以顏色。
中國隊這邊退防很快,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猜到了澳大利亞隊這次進攻會打內線,而且多半會讓郎利完成終結。
這個其實不難猜,真正難猜的是過程。
但這對中國隊依舊不是問題,因為澳大利亞三個最強球員的技術特點,還有打球風格,中國隊這邊也有三個人一清二楚。
現在剛剛18歲的郎利自然比公牛時期靈活許多,但即便是巔峰時期的郎利,進攻端也就是掩護后的籃下切入,以及一手不夠穩定的中投,至于一對一的面框進攻,或是低位的背身強攻,這貨整個職業生涯都不曾擁有過。
那么如何防守也就簡單了,只要卡住他往籃下無球切入的路線,不給他中距離空位出手的機會,此時的郎利就沒有任何得分辦法。
郎利如何能想到自己的老底被人摸得一清二楚,他仗著自己的身高和還算靈活的腳步,本打算在高位進行掩護后切入籃下完成進攻。
但問題是馬冬龍的腳步遠比他更快更靈活,最險惡的是吳杰明明有機會封鎖對方控衛的傳球路線,魯達也有在籃下包夾的機會,但他們一個偏偏讓球傳了進去,另一個則站在遠處看戲并不過去包夾。
于是當郎利按計劃切入禁區接到傳球后,很舒服的就兩步順下切入到籃下,隨即一個流暢的上籃動作將球投出……
“有了!”
郎利心中一笑,渾然不知身后有一雙巨大的仿佛籠罩一切的巨掌,居然后發先至,一把就將他剛剛離手的籃球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