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今天這些潰不成軍的草莓兵,潘東青簡直像奧尼爾一樣在籃下為所欲為,基本上撅撅屁股抬抬手,兩分甚至三分就輕而易舉的到手了。
這場比賽打到這里已經沒法再看了,下半場的最后十分鐘,彎彎被徹底打花,光是韓立、張效瑞、潘東青這三員小將,下半場加起來就合砍了50分之多。
吳杰臉上當然是驚喜交加的做作表情,心里卻覺得這只是正常發揮,因為這可是18歲的利拉德+17歲的低配杜蘭特+20歲的高配巴特爾(力量稍差技術移動稍好)。
可憐的彎彎其實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群什么樣的對手,反正最后的比分來到了驚人的這還沒完,最離譜的是中國隊居然有10人得分上雙,那兩個不爭氣的東西分別是魯達和李亞光,也就是隊長和副隊長!
老實說,這樣的比分很難讓對方不感覺到顏面掃地,三個任務其實失敗了一個。
但問題是造成這一結果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啊!
下半場,中國隊哪怕派出的是一幫沒分寸的小將,至少防守端還是有明顯放水。
但彎彎球員就是頻繁打鐵,應該進的就是投不進,特別是有一段長達4分鐘的得分荒,張效瑞甚至都急得在爭搶防守籃板時把球碰進自家球筐了。
所以瞧瞧吧,他們都已經干到這個份上了,總不能直接往自家籃筐里投吧?
這個結果要真說誰有責任,那只能怪彎彎自己把握不住啊!
中國球員這時同樣有些情緒,他們明明想要毫不留情的血虐這幫草莓兵,但得到的命令卻不光要給對方留面子,賽后還要客客氣氣,特別是發布會上不能有過激言論,最后這條就差沒把魯達的身份證念出來了。
魯達最后只能捏著鼻子,像個受氣小媳婦般在賽后發布會上說道:“籃球要想發展不能一直閉關苦練,到了一定程度需要互相交流促進。但我不建議一味學習歐洲和美國的模式,亞洲籃球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這方面中國男籃有了一些心得,我們愿意與大家交流分享。”
這也是難為他了,所幸賽后上面沒有批評男籃的陰奉陽違,畢竟能在中國男籃手上拿到80分,這絕對是能吹一輩子的榮耀了,彎彎就勉強安息吧。
中國男籃打完這場今年最心累的比賽后,只剩下一場與澳大利亞的決賽,就能拿到亞洲區唯一的奧運會出線名額了。
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比賽在同一天的下午已經先打完,最終整體實力要強上不少的澳大利亞隊輕松擊敗了新西蘭,獲得了再次挑戰中國男籃的機會。
這一戰澳大利亞還是準備拼一下,賽前將戰術重心放到了如何對付中國隊的進攻上。
Fiba比賽拿到140分,不管什么原因都太恐怖了。
但是這場比賽的中國隊卻有些不太一樣,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一場在防守端積攢了過多情緒,這場比賽中國隊將自己的戰術重點放在了防守上,全隊的進攻**都十分低迷,但是在防守端非常有激情。
澳大利亞隊怎么能想到一向以進攻著稱的中國球員,今天一個個像是集體便秘一樣,不僅全場比賽都挎著個逼臉,還都憋著一口氣與他們進行針尖對麥芒式的近身肉搏。
這種短兵相接的打法在中國隊身上很少見,但未嘗沒有檢驗自己在面對歐洲球隊時的肉搏能力。
這時的澳大利亞男籃更像是歐洲球隊的風格,所以要是能在絞肉戰里正面壓制住澳大利亞隊,那么面對歐洲球隊也不會在近身戰上落于下風了。
這么玩確實有些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但依靠碾壓的內線實力,中國隊還是在上半場取得了39:16的巨大優勢。
這個分數在中國隊身上同樣很少見,但看看澳大利亞那可憐的16分,中國隊已經驗證了自己的肉搏戰能力,至少他們的首發在純力量上不會遜色任何球隊。
下半場,中國隊準備讓自己的攻守趨于平衡,然而還不等他們大舉進攻,澳大利亞人就再次鳴金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