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紀修文在圍棋界就算小有名氣了,15歲的青少年國家隊成員+省隊成員,全國也只有這獨一份。
但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還是中國圍棋聯賽——
這個位面的中國圍棋聯賽參考了其它體育項目的賽制,將級別分成了甲、乙、丙、丁。
今年主要是將各省市的32支隊伍,分出一半降入乙級,因此賽制上與明年的正式賽季有所不同。
今年的定級賽采用的是隨機分組循環賽制度,32支隊伍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前四名可以進入下賽季的甲級聯賽,其余16支隊伍進入乙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圍棋職業聯賽采用的是團體賽制,每支隊伍需要派出7名棋手組隊參賽,同樣采用擂臺戰的方式進行比賽。
紀修文在四個月的定級賽里,一共代表浙江隊出場25次,總成績為24勝1負,唯一輸的那場就是對弈北京隊的聶衛平。
他能入選中國隊參加這次的“中日圍棋擂臺賽”,原因也是那場對陣北京隊的比賽。
那一戰紀修文是首次擔任隊內先鋒,第一個出場作戰。
北京隊雖然聽說浙江出了個圍棋神童,可一個15歲看起來還病懨懨的小屁孩,再神童能神到哪里去?
但只用了三天,不止北京隊領教了紀修文的厲害,全國棋壇都記住了紀修文這個名字,因為他竟以小小的5段段位,三天內連克北京隊六員大將,最后愣是以一己之力在第四天逼出了主將聶衛平。
紀修文與聶衛平的那一戰,據說把許多大佬都驚動了,各路媒體和圍棋屆的牛人紛紛聞訊趕來,大家都想在現場親眼目睹這個只有15歲的天才“小病仙”,與抗日英雄“棋圣”之間的對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然而這盤棋的走勢出乎了所有人預料,紀修文居然一路領先,而本應占優的“棋圣”始終處于下風,無論他怎樣拼搏布局,無論從任何角度出招棄子,都被那個病懨懨,時不時還要咳嗽一下的孩子,用一種仿佛機器般的沉穩和計算破解打斷。
老聶下到后面甚至咳嗽的比紀修文都厲害了,但眼看一路領先的紀修文就快要斷掉老聶的所有生路時,他居然在第165手下了個大勺子。
這在圍棋術語里是指下了個巨大失誤的意思,紀修文一字落錯,整盤棋的形勢瞬間逆轉。
棋圣雖然已經下的汗流浹背,但抓住紀修文的這次低級失誤,最終還是上演了驚天大翻盤!
然而這場曠世大戰在圍觀的大佬們眼里就很玩味了,紀修文一路領先,一路都沉穩的像塊石頭,其計算之精,布局之妙,逼得老聶都快上氧氣機了。
但在對手已經陷入絕境之時,他卻突然莫名其妙的打了個勺子,葬送了幾乎已成定局的勝利。
大家這時還能說什么呢,只能用一句“懂事”來贊揚了,而紀修文的懂事也為自己換來了出征日本的最后一個名額。
吳杰這時感興趣的是,中國隊在日本會讓紀修文打什么位置呢?
最先出場的先鋒?
壓軸的副將?
還是最后壓陣的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