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這個數字,張書堂只能嗤笑置之。
整個大明的朝政,實際上與其說是掌握在皇帝手中,不如說是文臣們在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停地迫使皇帝妥協的!
就算是這王府的王田,實際上歸屬王府自有的田地,也就是一成左右,剩余的三成,是要用來給當地富豪占據名額,借著王府的由頭,減免賦稅的。
剩下的六成,則是要給地方、中央的文臣大佬們分潤的。
當然這一部分實際上出于一個可以操作的空間之中。
比如本土官吏的分配份額,當地官員的分配份額,給予朝中大佬的冰炭孝敬,給予各家學說大佬的筆墨費。
至于里面詳細的分配辦法,張書堂雖然略懂一二,但是因為他出身的原因,是不可能完全摸清楚真正的分配辦法的。
劉主事皺眉道:“我知道這里面的東西不能碰,但是我們若是收購糧食呢,公平交易總是可行的吧!”
李陵苦笑一聲,解釋道:“就算是上門收購糧食,我們也是不能動的!”
他深吸一口氣:“說出來窩囊,這里面的產出是要分配給本地、外地大豪的,甚至朝堂里的那些大佬們的親族,都在各地王田產出收購上占有份額。
就算我們拉上陳大人,也不足以撬動這么大的一塊油脂!”
張書堂點點頭。
陳奇瑜在南陽王田這件事上也是有著份額的,但是這里面的具體經營實際上已經是本地大豪的事情了,然后層層盤剝之后的利潤,則會送到每一位大佬的手上。
也就是說張書堂若是想要收購糧食,直接從農戶手上收購,那就是找死的行為!
他真要這么做了,莫說是陳奇瑜,就算是內閣大學士一起出面,也只能保他一時,待到風頭過后,張書堂自然會被人弄死……
甚至……
李陵眼神閃爍。
南陽是有朝廷下令修建的糧倉的。
這種糧倉在豐年收購糧食,然后等到災年再拿出來賑災。
但是李陵可是知道,據說此時這糧倉里的糧食,早就不是朝廷所有了!
每年倉大使來檢查的時候,糧倉里面都是堆滿了糧食。
實際上,糧庫里的糧食早就不見了,此時堆放在里面的是當地的大糧商收購的糧食。
糧商以一年多少錢的價格,租下糧倉,省下了自己修建糧倉,派人維護、看守的花費,糧庫使賺了錢不說,還能應付上層的檢查。
當然,這里面的勾當,上層知不知道,則又是一種說法了。
每到了救災的時候,各地糧倉著火損失糧食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
張書堂手指在桌子上敲擊著,收糧的事情,他們是萬萬不能夠碰的。
然后糧商運往鄖陽的糧食,價格太高,不是她能夠承受的。
更何況他還要轉運陜西,資助陳奇瑜。
這樣一來,若是他拿到的糧食價格太高,那就實在是無力維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