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槍過去,那廝的腿被打斷了,雖然讓敵人失去了行動力,但是薛新志卻是搖搖頭:“你們的槍太差勁了,若是我們鄖陽制造出來的火繩槍,雖然也會瞄不準,但是也不會這么離譜啊,我可是瞄準的那廝的后心!”
“行了!”小兔子笑著調侃:“失手就失手了,薛大哥拿著火繩槍什么時候打準過呢?”
骨架子一邊將自己的火繩槍遞了過去,一邊接過了薛新志手中的火繩槍,他也是調侃道:“兔子啊,薛大哥這是知道咱們的武器不行,這在故意炫耀呢!”
薛新志鼓著眼睛,一邊瞄準了前面的另一個達子,一邊還嘴道:“骨架子你就給我等著啊!”
“嘿嘿,薛大哥你放下槍來咬我啊!”骨架子一邊用通條塞子彈,一邊還嘴。
旁邊的總旗看了薛新志一眼,卻是沒有理他,老薛的軍功已經足夠他戰后升級到了總旗,雖然那時候他必然會高升的,但是,總歸這小子找到了一條殺敵的好辦法,沒看到周邊的十幾個總旗,這時候都是采用了老薛的法子嗎!
鄖陽營不管是獵槍手,還是火槍手,實際上訓練的都很是充足,每一個士卒只要是在手中槍械的允許范圍內,都能夠射中精度射程之內的物體,君不見帶上三零火已經超過了三百桿的獵槍到來,那些原本的火槍手卻是毫無障礙的就能夠成為獵槍手。
正因為平時不計消耗的訓練,使得張書堂所部的火槍手,實際上的命中率都很是可觀。
而其他軍營的士卒,就算是軍餉從來不缺的寧錦,除了家丁之外,也是五天甚至十天才操練一次的。
這還是出操!
若想接觸火槍,進行實彈射擊,甚至很多軍營的兵卒,一個月也難以打上幾發彈藥。
而鄖陽營,則是每天最低三十顆子彈的消耗量,兩相比較起來,那一方士卒的精度更高,就無需贅言了。
正因為這樣,使得那些指揮的總旗,不管是鄖陽營的還是滿桂營的,見到由滿桂營火槍手當做輔兵,有鄖陽營士卒擔任主射手,竟然能夠更多的殺傷達子。
自然就采取了這種更為高效的辦法,至于軍功的分配,始作俑的薛新志不是提出了平均分配嗎?
更何況,一人主射,其他人輔助,本就是大明軍隊火槍手的戰法之一。
不管是范偉還是滿桂營派來的指揮,見到這樣做的戰績更好,也就放縱不管了,本來獵槍兵這樣的兵種,就不適合齊射,放任他們自由射擊才能更大的取得戰果。
事實上,自從膛線槍出現之后,排隊槍斃就已經變得不可取起來。
膛線槍出現的時間很早,在十五世紀1420年,德國的一個鐵匠,為了方便裝填子彈,就射擊了一種帶有溝槽的槍管,這種直來直去的溝槽,能夠更快的裝入子彈,這時候的溝槽只有一根,還是直的。
后來有人發現帶有膛線的槍支,射程要比滑膛槍更遠,于是又出現了多槽的膛線,據說在意大利十五世紀的1476年,就有了螺旋膛線。
因為膛線的英文是rifle,讀音翻譯過來之后就是來復,因此膛線槍,也被稱呼為來復槍。
常言不瘋狂不成魔,而能夠瘋癲之人,除了先天傻子之外,超過九成都是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