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和克里斯蒂安都有些無語的看著自己的學生,他們并不懷疑白君文能做到他想要做的,只是覺得這個年輕人真的太能折騰了。
流行音樂、薩克斯曲、小提琴曲、鋼琴曲、交響樂曲,這已經很夸張了,現在他還要再寫一首歌和一首詩?
“白,不同語種之間的隔閡還是很大的,我知道你的華夏語歌詞寫的很好,但是這一次如果你要寫贊美詩的話,可能需要用英語……”霍華德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白君文笑著點點頭:“老師,請相信我,我可以的。”
……
三位老師最終討論出了更龐大的配器方案,將足足56位演奏家放入了演出陣容里,也就是說,其余的82名音樂大師都進入了唱詩班。
讓82名站在世界音樂巔峰的牛人一起去做唱歌這么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這大概也會是古典音樂多個世紀以來空前絕后的創舉。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偉大的時代,”有人在剛剛出爐的《歐洲音樂指南》上面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史無前例的,而我們目前的工作,它實在太過于空前絕后,以至于我隱隱有種悲傷的預感,這一次之后,或許白真的要停止他的瘋狂了。”
來自白君文祖國的音樂刊物《華夏樂理賞析》雜志上也有人發出了類似的感慨:“所謂盛極而衰,又所謂世上無不散之筵席,或許我們即將迎來的就是音樂世界最盛大的筵席,我在這幾天里仿佛看到了神跡,然而越絢爛的就越短暫,越美好的就越難以持久,所以,白君文的瘋狂到底要在哪兒終止呢?當然,無論如何,白君文已經書寫了屬于他的傳奇。毫無疑問,對于整個樂壇而言,現在就是屬于白君文的時代。”
這些雜志上似是而非的暗示讓更多的關注者心癢難熬,他們開始瘋狂的打電話詢問具體情況,然而進入樂團內部的音樂家們表現出了極其良好的個人操守,他們一個個守口如瓶,卻又忍不住在電話里諸多贊賞和感嘆,更是弄的大伙兒眼饞得不行。
到最后,連施耐德等三人都有些眼熱了。
“如果我進去,怎么也能撈到個鋼琴首席的位置吧。”霍華德有些后悔:“都怪你們兩個,說是不想湊熱鬧,否則我早就進去玩了。”
“這不怪我,要怪就怪克里斯蒂安,”施耐德直接甩鍋:“我如果進去了,白肯定會乖乖的把首席指揮家的位置讓給我,也就克里斯蒂安這老家伙搶不到位置,到時候丟的是柯蒂斯學院的臉……我是為了陪他才不去的。”
“呸呸呸!”克里斯蒂安憤怒了:“你們倒是去啊,現在就給我滾過去,真以為你們有位置啊?現在指揮家已經換成漢斯先生了,漢斯先生會給你施耐德讓位置?還有你,霍華德,你的鋼琴彈的確實不錯,然而《白君文第五交響曲》需要鋼琴嗎?需要嗎?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