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
楊天保不是貪財的人,可是看著王珪送來的禮物,依舊感覺呼吸急促,檀木錦盒里放著兩層如同龍眼大小的珍珠,每一層八顆,共計十六顆。
這些珍珠晶瑩剔透,光澤極好,而且渾圓度極好。?珍珠是海洋或者淡水中的一些貝類動物受到外來物質比如說砂子之類,就會分泌出珍珠質最后形成珠子,這就是珍珠。
珍珠有兩種,一種是在天然的情況之下形成的,另外一種是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之下形成的,前者叫天然珠,后者是養殖珠,從價格上來說自然是天然珠比較值錢。
關于珍珠,有很多傳說,其中就有認為它是眼淚所化。比如說,古羅馬的人認為它是愛神維納斯的眼淚;童話中它則成為了美人魚的眼淚;它還象征著亞當和夏娃犯了“原罪”后極度悔恨而是掉下的眼淚,至于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傳說之中,它就是鮫人之淚。
很早之前,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利用和欣賞珍珠。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以買賣珍珠為業的商人,比如說為人熟悉的“買櫝還珠”的故事就是體現。
而到了南北朝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成功地培育出蚌佛,也就是把佛像放在能夠出產珍珠的貝殼的殼與外套膜之間,再把貝類放回到水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佛像的表現就會覆蓋珍珠層。到了北宋,更加是出現了用32000顆珍珠組成的珍珠舍利寶塔,到了明清兩代就更加不得了,隨著金銀首飾業的發達,珍珠也被大量地運用,留下了無數的珍品。
這十六顆龍眼大小的珍珠,論大小,確實算不上特別大。世界上最大的珍珠“亞洲之珠”,長241毫米,寬139毫米,重達6350克,從形狀上來說就像是人的腦一般。
但是,珍珠的價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就是圓的程度。?越是圓的珍珠就越值錢,而走盤珠就是用來形容最圓的珍珠的,意思是說當珠子放在了盤子里,因為它很圓,所以根本停不下來,就得沒有外力的作用也會慢慢地滾動著,就像是在走動一般,這就是所謂的走盤珠了。
楊恭仁瞇起眼睛,盯著這十六顆珍珠足足三息時間,這才笑著跟王珪說道:“叔玠兄真是客氣了,如此厚禮叫恭仁怎么敢當?”
楊天保微微一愣,原本以為楊恭仁會拒絕。這十六顆走盤珠,價值不低,放在后世一顆足足好幾十萬,十六顆一樣大小的走盤珠,怎么也得值個幾百萬。
但是,這些錢相對弘農楊氏而言,應該算不上什么。
誰知道,楊恭仁頓了頓,接著道:“要是不收,卻又是瞧不起叔玠兄。”
楊恭仁轉而吩咐站在一旁的楊天保道:“二郎,你就勉為其難的先替我將叔玠兄的厚禮收下來吧。”
王珪還以為楊恭仁會推脫一二,他腦子里都在想要怎么才能勸楊恭仁收下這份禮,哪里想到楊恭仁如此痛快收下,似乎就等著他們送禮上門來,他微微一怔,過了半晌才哈哈大笑:“恭仁真是痛快人,我就喜歡結識痛快人……”
楊天保這時候安分些,卻拿眼角余光打量楊恭仁。這一次他才對楊恭仁刮目相看。原本心想,楊恭仁是天下知名的大儒,門生故吏遍布關中。他一定會有一般儒士的矯情勁。
事實上,楊天保錯了,而且錯的非常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