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擔心回京述職之后李世民會對他不利,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逃跑了。逃跑后沒多久,王君廓就被百姓認出來。他們本就憎惡王君廓,趁著夜黑風高將他給殺害了。王君廓死后,李世民還撤了他的職,將他貶為庶人。
像王君廊這樣的特例,以后就很難再出現了,將來,即使在軍中,想要出頭,必須文武雙全,楊天保這些娃娃兵,一旦長大成人,將來進入軍方,就會很快成為獨擋一面的將軍,就像楊天保曾經的部曲一樣,比如單道真、周普、吳善思、薛仁貴等等。
直到現在,楊恭仁這才明白楊天保的苦心,一旦將來,這批娃娃兵長大成人,楊天保就會成為軍方第一人,而楊氏就會成為大唐第一將門。
當然,只是楊恭仁自己的想法而已,軍訓的目的并非讓這些學生成為軍人,而是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紀律性,擁有集體榮譽感和集體向心力。
接著,楊恭仁又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原來,長安科技學院任何一間教室,每有一面巨大的木板,木板上刷著黑漆,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拿著一支白色的東西,直接在黑木板上寫字。
當老師寫著一個字,雖然白色的粉末紛飛,卻把一個字直接寫在黑木板上,而且字體很大,哪怕站在窗外,楊恭仁也可以清晰的看到。
楊恭仁問道:“這是何物?”
楊天保道:“這叫粉筆,其實并不難做,就是用石膏曬天而成。”
別看粉筆和黑板雖然不起眼,然而在這個時代,不管是華夏還是外國,教育都缺乏這么一個環節,要么落在老師的嘴里,要么落在書上,沒有一個平臺把老師的講解、課本和問答融在一起展現給所有學生,教學效率低下,道理也跟手工精雕細琢和機械大批量制造之間的差別一樣。
外國在這方面也差不多,直到工業革命如火如荼,黑板粉筆才出現在大學課堂上。所以別看這黑板粉筆簡單,楊天保將它用在蒙學上,可是一樁顛覆傳統的變革。
楊恭仁腦袋轉得急快,這種培養學生的效率,將極大的提高。特別是老師在第一節課堂上,寫下千字文里十六個字,分別提問了十幾個學生,幾乎人人都可以回答下來。
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一節課可以教會十幾個字,一本千字文,也只需要幾天就可以交完。
在楊氏的蒙學里,能熟讀千字文的學生,最快的記錄是楊則,他用了一個月時間,不僅會認,還會寫,不過楊則卻是萬中無一的聰明人,有過目不忘之能,常人根本就無法模仿。
楊恭仁道:“這個!”
“黑板!”
“還有粉筆!”楊恭仁說道:“給我準備一套,回去我用在楊氏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