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先提供鞋子,然后5天后先收一半款項,10天后清賬。他們家底都還不錯,而且是學校里的朋友,楊馳不擔心他們跑路。
廠里這邊,經過幾天加班,個性跑鞋逐步裝入鞋盒,又塞入瓦楞箱,然后擺進標準貨柜,運往廈城碼頭,準備出海。
廈城這邊的3萬雙鞋子,率先完成畫圖,楊馳又請美術生幫忙塞鞋撐紙,裝鞋盒。也算工資,但是給總錢,一雙不到幾分錢的包裝費。
鞋撐紙就是塞在鞋頭的那張拷貝紙,紙質相當好,主要是防止鞋子變形,還能清除異味,防潮防霉。當然,拿出來擦油漬效果也不錯。
楊馳這幾天都在晉南和廈城來回跑,乘坐班車都要惹出一身汗,心里念叨著是不是買輛車子代步。老爹楊鴻飛買了一輛東風小貨車在拉貨,但他不喜歡,造型太丑。
倉管王師傅走進楊馳辦公室,“小老板,最后1千雙斷鞋也來拉走了。”他想不通,為什么斷鞋還有人要?而且這幾天不斷到廠里拉貨,看來賣得挺好。
傅雄滿臉堆笑走進來,“楊哥,我來清賬。”
不用楊馳招呼,王師傅主動離開。傅雄這才從衣服里摸出一個黑塑料袋,“點一下,42萬完整。陳剛和乾忠那邊的也在里面。”
本來想分兩次收賬,沒想到球鞋太好賣,便宜又實惠,傅雄他們提前收回了所有成本,提前清了總賬,還小有盈余。最后一車,基本就是他們的純利潤了。
楊馳也不清點,主動給他沖了一杯茶,一副大老板的派頭,惹得傅雄手足無措,前幾天還在一起喝酒,都是朋友,沒想到楊馳在辦公室的氣場這么強大。
“我還信不過你?怎么樣?鞋子好賣嗎?”
“嘿,你不知道,簡直賣瘋了。有的60塊,有的七八十塊,都被搶得差不多了。”傅雄有點得意,“就像承恩大學,他們習慣找學長買球衣球鞋,我也找人批發出去,賣了2000雙,爽!”
其實有些賣不掉的,最后也只能低價清掉。但他們一波銷售下來,一人至少也有幾萬的收入,對學生來說,就是超級巨款。
這樣的機會不常有。就像做外貿,一單賺個上百萬,但一年有時候拿不到兩個大單。廠里運行要成本,還要養一大幫人,利潤不高不行,總不能有單子的時候才招工人。
傅雄離開后,楊馳發現了系統數據的新變化:52/200(萬)。
8000多雙質量不錯的籃球鞋,從楊馳這邊出去就是42萬收入。利潤達到驚人的40萬。回想一下,其實也正常,這些鞋子都是這幾年的庫存,主要成本其實早就攤在之前的訂單里回收,現在的成本主要是切斷后縫補,利潤率非常高。
“終于完成四分一,200萬利潤,看到希望了。”楊馳心下振奮,一個禮拜不到,已經完成四分一,接下去只要史密斯這邊不出亂子,肯定能輕松完成。
不知道下一個系統任務是什么?
他立即打電話給史密斯,再燒把火,再請對方喝酒,聯絡感情。史密斯有個小癖好,就是愛喝華夏國的白酒,在外國人里面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