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君離開,楊馳和張明明又坐回飯桌,反正剛才沒吃多少東西,現在繼續吃,不能浪費了一桌飯菜。
他看向張明明,“看懂了嗎?”
“老板的本意,就是簽約田徑隊的某一個運動員?”張明明試探著問道。
楊馳瞇著眼,點點頭,“研究過田徑隊里的隊員嗎?說幾個聽聽。”
“對王軍霞和王麗萍比較熟悉,其他的,真不大認識。”
“記得,未來幾年,劉翔會成為世界冠軍,他有這樣的潛力。”楊馳開了一瓶紅酒,倒上一杯,輕輕抿了一口,“我們要簽約的就是他,你也好好想想,他是盛海人,我們怎么宣傳更好?”
雖然不理解,但是不敢怠慢,更不滿忤逆楊馳的意思,“好,我會盡快了解這個劉翔。”
張明明努力回憶,好像聽過劉翔這個名字,但是不熟悉,似乎在哪個青年段的比賽中聽過。
楊馳又跟張明明聊了一會,就讓她回去休息,從吃飯到散場,耗時不足2個小時,害得張明明有點不習慣。
楊馳回到房間,郁悶地打開電腦,了解飛馳鞋業近況。這段時間,飛馳鞋業各項工作進展很順利,再過幾天就是全國各省總代理商的競標大會。
廠區四個小組已經開足馬力,所有人員三班倒,保證年底的鞋品供應,幾十萬庫存正應運而生。而招商組的廣告部最近更是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拆成幾個人來用,投放到各地的廣告跟紙片一樣。
他們也不時被楊馳發出的“軟文”折服,快速編校之后就投放到各地,他們的廣告不僅在主流媒體出現,更多的軟文都出現在《知音》《讀者》這樣的雜志中。
主流媒體的宣傳更多是炒作飛馳鞋業收購因托尼、拉蓋爾這樣的正統手段。
楊馳看著郵件,暗暗點頭,黃玉芳已經把各項工作整合得差不多了。她辭掉了在其他企業的兼職,專職當起飛馳鞋業的副廠長。
過幾天,楊馳回去正好出席代理商競標,到時候會是飛馳鞋業打響的時機;同時,楊馳還要接待前來考察調研的省領導,到時候撈好處要緊。
“冒招弟真的挺認真呀!”楊馳看著她的報告,想法很簡單,不過字里行間看得出來,她是經過思考的。材料有沒有經過打磨,一眼就能認出來,騙不了人。
他敲打鍵盤,逐一回復廠區內的匯報。特別是新建廠區,稍微一點變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看著廠區的照片,回復陳海生,“臨時倉庫一定要安排人員值班,秋季干燥,很容易起火。”
對冒招弟的匯報,楊馳也指點幾句,點出匯報中的不足,說明老板關注的點在哪里,她該怎么處理。然后讓她繼續努力。
“太嫩了,還是太嫩了些,是不是讓他再讀點書?”楊馳站起來走動一會,倒了小半杯酒,慢慢品味。
其他事情都順利,飛馳鞋業走上正軌。接下去還有因托尼和拉蓋爾的鞋子要生產,還要多開幾條生產線,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簽約劉翔,第一步就不順利,最多算找到一點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