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外困獸,不聞暖春,履霜堅冰至。
大梁皇帝帶著沐如意走出竹樓,漫步小石徑,竹林蔥郁,小徑深幽。
“父皇,孩兒不懂。”沐如意敏銳發現大梁皇帝眼中閃過一絲凝重,雖然只是如蜻蜓點水,很快就一掠而過,但她還是細心察覺到了。
注意到這一點,沐如意低斂眉眼,睫毛微微顫動,若有所思道:“下山時我追問過師父這句話什么意思,可師父他緘口不言。”
大梁皇帝笑了,看向沐如意,露出一抹慈愛,“有些事,現在告訴你有些為時尚早。”
沐如意止住腳步,貝齒輕咬粉唇,“父皇!孩兒已經長大了。”
大梁皇帝轉過身,習慣性的伸出手想去摸木如意的腦袋,卻突然愣住了,細細碎碎的光線透過樹葉縫隙,灑落下來,他下意識瞇起眼眸。
三年前,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臉頰還有些嬰兒肥,個頭也不過才到自己胸前,而今已褪去嬰兒肥,身材長挑,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微風吹拂著挺秀細長的翠竹,婆娑起一片蒼翠,驚落一地窸窣的沙沙聲。
大梁皇帝突然開口道:“你可記得山上一直流傳的口訣?”
“當然記得。”沐如意脫口而出,“除心塵,化六魄,喚七魄凝三魂,三魂六魄叩仙門,問仙人。”
這口訣對應著三州五地的境界劃分,人生來道心蒙塵,若想踏上仙路,須除心塵,這也是最為基本的一步,若是除了心塵達到塵心境,也就初具修仙之資。
再往后便是化魄境,人魄有七,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化魄境的修士可御劍而飛,乘風而上,達到手腳通天徹地,舉手抬足皆法術的境界。
化七魄而凝三魂,即是凝魂境,喚天,地,命三魂歸,凝三魂而大成者,得天地九千大道賞賜,擇一道而成圣。
沐如意眨了眨那雙秋水長眸,“父皇,為何突然問起這些。”
大梁皇帝笑著,望向遠方,露出一抹心神向往,道:“那你可知三州五地已千年未曾有人成圣。”
少女搖搖頭,頭頂突然飄落一片竹葉,蒼翠欲滴,剛好落在少女的肩頭。
“長城外困獸,不聞暖春,履霜堅冰至。”大梁皇帝伸手捏住竹葉尖,輕輕擰轉,“今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晚了。”
陳安之信步來到桿子樓里,發現一層里人滿為患,將近半百號人,熙熙攘攘,陸陸續續還有人進門,樓里無座,便尋得一處空隙站著。
陳安之站在桿子樓的角落里,看到一個老人站在正中央的臺子上,一手扶著桌沿,一手舉在半空,神色激昂,正朗聲講到:“方才講到了何仙人來到萬里長城參戰,我就不得不講講這萬里長城外的敵人,嘖嘖,那可就有的說了,萬里長城外的東西啊,那可算不得人,有書云:萬里長城外有困獸,其形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以人為食,生至大成,體大如山,可吞日月光。守望著萬里長城的將士仙家將其稱為饕餮,又名狍鸮。”
老先生說得唾沫四濺,底下的陳安之卻無動于衷,雙臂環抱依著頂梁柱子。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公子,這位老先生講得如何?”有道醇厚的聲音在陳安之身邊詢問。
陳安之瞥了眼臺上的老人,略搖搖頭道:“自然不如陳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