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的方案肯定很粗糙,但隨著從市里趕來應聘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有專業的設計人員同意來當周末工程師,隨著各項資料越來越豐富。一個逐步成熟的方案就將擺在周青峰的桌面上。
天陽市工業能力再差,造這樣一種低技術的汽油發動機還是沒問題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貨架產品,全部可以在市內某家企業采購到。‘圣光機械’只要把零件拿來組裝就夠了。
生產沒問題,但這樣一個項目要運行的好,需要成熟的管理團隊來掌控進度和成本。周青峰總覽大局沒問題,可他不懂具體技術,細致的活靠他就得抓瞎。所以他需要一個懂行的項目經理,一個抓總的負責人。
鄭教授就是這時出現在‘圣光機械’的廠門外。他來的時候都夜里十二點了,聽著工廠修理農機的聲音而來——廠里最近在修一臺收割機,南頭鄉愣是沒人用過,不懂怎么修。
廠門開著,碘鎢燈把里頭的院子照的通亮。廠里的老師傅們還在琢磨收割機的刀具該如何傳動。
鄭教授背著手,就跟游客般走了進來。廠里的人忙忙碌碌,也沒人搭理。他就站在場外看了半天,聽了半天,才忽然開口道:“你們沒有裝配圖,沒有零件尺寸,怎么可能修的好?”
‘圣光機械’的技工目前大多是來自原本機修廠,大家對于修理熟悉的農機都不在話下。可南頭鄉土地少而破碎,這臺收割機是從另一個縣當廢品收購來的,缺了不少零件。
鄭教授一開口,幾個修理的師傅也是嘆氣。有人就問:“老爺子,你有辦法么?”
“我也沒有。”鄭教授搖搖頭,“我就是路過,看你們這半夜還亮著燈,就進來瞧瞧。”
看打扮和容貌,鄭教授就不是鄉里人,沒誰信他是路過的。只是他深更半夜的出現也是出乎廠里人預料,有個師傅就主動招呼道:“老爺子,進來喝杯茶吧。這機器只能先放著了。”
說是放著,可所有技工和學徒都收攏現場工具,清理工作面,就連地上的機油都盡可能的清理。這本是常規操作,但管理不到位的工廠壓根沒人管。
這點讓鄭教授很是驚奇,市里的工人都難得有這種隨手清理的習慣,他們只會到處亂丟。
“你們這管理挺嚴的呀。”
“因為會扣工資啊。”
“你們廠長的規定?”
“是啊,我們廠長年紀不大,什么都好,就是翻臉特別快。上周剛剛開除了兩個人,一點情面都不留。他說‘一百塊的工資要有一百塊的紀律’,啥都好說,這條不能改。”
這話聽著有點耳熟,鄭教授依稀記得是什么國外企業家的說過類似的話。他跟著幾個技工師傅走進廠子的休息室,驚訝的發現......,“你們還有夜宵?”
哈哈哈......,眾人大笑。鐵律帶來的怨氣都消散其中。論福利待遇,‘圣光機械’可是一點不差。
休息室內還有辦公人員,一臺電話傳真機擺在正中,光鮮亮麗。傳真機旁邊還有一臺電腦,這設備在天陽市都不多見,鄉鎮小廠居然配上了。
“你們居然配備了電腦?”鄭教授可是知道這樣一套辦公設備可貴了,好幾萬呢。
機修師傅的夜宵是肉包子配豆漿,他們分了幾份給鄭教授,同時問道:“老爺子,你懂用這進口的洋玩意?我們廠長都不懂,正要找人來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