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不知道咋轉正呢?”
張高遠自己都笑了,總裁搞的這大學有應急上馬的性質,就為了先短期培訓一批人強化集團的技術實力。
‘圣光大學’在編制上還真有點亂。但畢竟這才組建不到半年,能把隊伍拉起來并讓它開始運轉就算不錯了。相信明年等校舍安排好,一切會走上正軌的。
“如果是正式職工,應該至少兩千四吧。”
張高遠嘴上‘謙虛’的說兩千四,心里卻盯著四五千的位置。他最近可是聽說了,集團高級技術人員起薪調整到了八千。
不給如此‘高薪’,好不容易培養的人才都得跑國外去。
他覺著自己就算不是‘高級’,混個‘中級’應該沒問題的。
只是這‘謙虛’的數字也讓北方來的年輕人驚嘆不已。尤其是東北來的幾個,更是唉聲嘆氣的搖頭。
“我不想回去了。”
“可部里不讓啊。”
“大不了我不要那份工了。”
“胡說呢,那可是你爹求了好多人情才補上的。”
“那又咋樣?壓根掙不到錢,還天天受氣。我寧愿在‘圣光’打雜也強些。”
涉及自身利益和未來,‘旁聽’的年輕人議論紛紛,把氣氛都弄壓抑了。張高遠原本還有些暗暗得意,卻轉眼心里也在哀嘆。
也不知部里怎么想的,派了一堆國營大廠的技術人員來學習。可來的人能看懂技術資料的都沒幾個。有些還是中專畢業的菜鳥,別說學習了,整天東游西蕩不務正業。
看著張高遠能掙錢,這些‘旁聽生’紛紛叫嚷著想留下。‘圣光’倒是不分好賴,有教無類,但絕對不會要混日子的人。
張高遠想起聽來的傳言,說周總當初拉國企搞數控機床,國企愛理不理。周總被逼著自己收購破產機床廠重新搞,如今也是紅紅火火。
現在‘圣光’搞大學,大伙也說周總是被逼的。因為當前科研體系內彌漫著絕望氣氛,大家對自己沒信心,只會仰望國外。
對這個論調,同樣屬于體制內出來的張高遠是深有體會,甚至是完全認同。不過他跟榮格有一段時間,也聽到另一個角度的解讀。
組織稀爛的根源是沒錢!
沒錢就沒法凝聚人心。
美利堅也有學術**,不管是人數和規模都大的驚人。可美利堅有錢,它只要有部分項目成功,就足以忍受損耗,推動經濟和技術發展。
而國內么......因為窮,技術上的投入太低了。
比如建國來所有航發上的投入加一起,還不如美帝F404發動機一個項目燒掉的錢多。而美帝的航發種類有多少?現役就有幾十種。
這是國力上的巨大差距。
國內那么點投入能有現在的成果,已經是超高的資金使用效率了。可要想超越美帝么,好歹要追上人家花錢的腳步!
張高遠心中輕嘆:“幸好‘圣光’花錢挺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