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胡安那邊,把校董寫的數字遞給胡安。胡安看完300噸的數字有些不明白,“馮茂兄弟,這是怎么回事?”
馮茂答道:“我去申請布加勒醫學院的夜間插班生,那邊給我開了這么一個條件。”
“300噸煤,他們還真敢開價。”胡安不屑的說道:“他們腦子里除了錢之外大概什么都沒有!”
馮茂比較認同胡安的觀點。不過學校那邊的要求在馮茂看來也不奇怪,校董投資辦學校的目的又不是普及教育,而是要靠學校賺錢。馮茂現在手里的所有錢大概能買3噸煤。剩下的297噸煤能不能弄到,就得看馮茂已經有了思路的計劃能否實現。
“去醫學院學習倒也沒錯,只是這錢我真的幫不上你。不如這樣,你就先聽聽我當過軍醫的朋友講點,你先用病人試著手。行醫這等事靠的是手熟,以你的能耐,肯定會進步的很快。”胡安勸道。
“既然想行醫,我就想老老實實的學。在醫學院學習,我也覺得我能很快上手。”馮茂答道。看來胡安在意的只是賺錢,也許他更在意的是從馮茂這里套出些修行的法門。但是馮茂不想這么干,他就是相信學校教育自有其無法取代的優勢。
“那你準備怎么弄到這么多錢,用搶的么?”
胡安的建議聽著有嘲諷的味道。
“你在的這片,有多少人冬天燒煤?”
“燒煤?哈哈!”胡安笑了,“你為什么覺得他們冬天能燒得起煤?”
“做飯呢?”
“做飯那點煤能用多少。倒是那所學校那點人,冬天就要用300噸煤,他們是把煤當飯吃么。”
馮茂不想理會胡安的這種嘲諷。勒內閣下一個宅子一年也差不多100噸煤。一個學校一冬天300噸煤,按照比例算也談不上多。無視了胡安的抱怨,馮茂就聊起到底能用多少煤的問題,說了一陣,胡安突然恍然大悟的問道:“難道馮茂兄弟要向這邊賣煤。”
不等馮茂說出蜂窩煤的好處,胡安勸道:“這些人的煤都是想辦法弄來的,他們手里根本沒錢,你用盡辦法也弄不到錢。”
“到底是沒錢,還是不會掏錢?”馮茂覺得這話里面問題太多。
“住在這種地方的人怎么會有錢。”
“他們吃什么?”馮茂不解的問。
說完,就見胡安居然很認真的打量自己一番,那眼神讓馮茂覺得很不舒服,他問道:“有什么就說么,你這樣看我什么意思。”
胡安就帶著這認真的表情對馮茂說道:“原本這里住的人不這樣子。他們靠自己打點零工賺錢。現在各地的人都向城里來,工錢越來越低,想打零工都找不到。每個月累死累活掙到的錢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還不如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