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天皇閣千年之前就已斷絕道統,五帝經零落在外,早不成體系。連帶“五行之帝”的說法被昆侖五方五老君吸收。就連“感生帝”的五德論法,也被玄都宮把持,視作人間帝王輪轉的依憑。
“任鴻練功是怎么弄出來五行帝的?”仙靈抓著頭發,抓破頭也想不出來《紫極書》中的**神獸跟五行之帝有什么關系?
天空中,太微垣中的五帝座不斷垂下五色星光。任鴻體內五枚外丹內的五方神獸形象,也逐漸變化為人形帝王。
而伴隨這一變化,任鴻身邊的五帝星座也升起五尊神帝。而這五尊帝王跟紫極神圖上的五方老君倒有幾分相似。
“是了,我昆侖五方老君融合五行之帝的理論。本就是一體兩面。出世則為仙老,入世即為帝君。”
五方帝君站在拱衛五帝座,分站四方和中央。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號曰蒼帝,字靈威仰。頭戴青精玉冠,著青羽衣,持青旗,駕蒼龍。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號曰赤帝,字赤熛弩。頭戴赤精玉冠,著丹羽衣,持朱旗,駕赤龍。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號曰黃帝,字含樞紐。頭戴黃精玉冠,著五色衣,持杏旗,駕黃龍。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號曰白帝,字白招拒。頭戴白精玉冠,著白羽衣。持素旗,駕白龍。
北方朔單郁絕五靈玄老,號曰黑帝,字葉光紀。頭戴玄精玉冠,著玄羽衣。持皂旗,駕黑龍。
五帝擁簇帝座,不斷吟唱道音,和昔年的南斗六星君、北斗七星君類似。只是當年那十三星君是紫極神圖的三等道神,而如今的五方五行帝是二等道神,僅次天地星雷四大道相。
“又是道相垂賀?”仙靈心中一顫,隱約想到一個可能,看向任鴻頭頂。
任鴻本命法寶如意正立在頭頂,隨著星光共鳴而進一步洗練。
五彩霞光如泉水潺潺流淌而下,將五帝座徹底凝為實體,讓任鴻端坐于帝座。
“太微宮有五帝者,自是五精之神,五星所奉。各司一時一方,為天之佐。天皇運行五宮,以定時序。”
鈞天仙靈喃喃念叨:“任鴻這五方神獸變化五行之帝,唯獨勾陳不變。但按照六天對應,莫非……莫非是天——”
忽然,任鴻發出一聲長嘯。頭頂勾陳神獸驀然騰空,撞擊自己的本命如意。
“五帝拱衛,天皇獨尊。如今才知我之道途所在!”
話音一落,他體內的紫極大道真箓陡然一變,凝成一道天皇真箓。
天皇,位列紫極神圖一品大道相。三千年來,從無一人真正定道“天皇”,成就紫極。
“居……居然是天皇嗎?”仙靈結結巴巴說:“這絕對不是紫極書中的內容。老爺傳下的紫極書,絕對不會傳承一品大道相。”
再聯想紫極書內的五行循環跟五行之帝對不上,仙靈忖度:莫非,這是任鴻自創的道路?不過要走天皇之道,開辟六天上境,恐怕不容易啊。
三千年來,自合道之法傳于玄門,就沒有一個人能定“天皇”大道相。
天皇、地母,被視作天地的本相,懸空不立,從沒有人能合天化地。
人王天子號稱垂應天皇,也只是“天皇帝子”,感應太微宮內的五方帝君,應五德輪轉變化罷了。朝廷的七帝一君御使道君之力,也只是利用朝廷數百年積累的萬民愿力而已。
“天皇嗎?”仙靈隱約覺得,任鴻前路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坎坷。
“五帝座放光,這是哪位星辰修士在煉法?”玉傳觀內,一位帶著面具的少年抬頭望著天空。
不僅他,所有在玉傳觀內的大修士們都有察覺。但少年相信,那些人的感觸遠不如自己。他能清楚感受到,那股純凈氣息引動群星之力,隱約有帝王之相。
“看上去不是星宿宮,也不是北斗派,紫陽洞也對不上……難道是我的同門?不對,不對,我這一脈單傳,我都是機緣巧合,哪有什么同門?但御使五帝座的星光,莫非要練‘五帝大華蓋’還是‘五飛龍帝座’,再不然是‘五方星天旗’?”
想了想,少年搖搖頭。繼續自己的花粉行動。他用自己攜帶的玉瓶,不斷為玉樓水榭內的花圃授粉,將一些特殊粉末附著在花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