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著姜晨給予的資源,修行的又是道經這等法門,林秋雖然資質不好,但她的修行速度,較之一般人還是強出一些的。
不過,跟著林凡這種舉世罕見的資質相比,那自然就有些相形見絀了,林秋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形,當然會覺得自己修行很慢,繼而會有些患得患失。
“弟子鉆研道經,從其中一篇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中得到啟發,想出取他人他物之有余補己身之不足的道理,借此對道經的修行略微改換了側重之處,于是有了此法。”林秋繼續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經歷道來。
“若是他者強于弟子,便以其有余補弟子之不足,若是他者不及弟子,便損其不足,增益弟子之有余。”
好生霸道的法門,好生驚人的悟性……
姜晨心中微微一嘆。
《道經》乃天地間至高的法門,幾乎就是“道”與“理”的體現,除卻正常的修行之外,還包容萬象,無所不有,可以從中悟出無窮無盡的各異法門,當然,前提得是有這個本事“悟”出來。
就算是最正統的道經修行,已經足以耗費一個天驕的所有精神,就連姜晨,也沒有如林秋這般悟出獨門法門。
雖然說,其中也有道經的正統修行法是通天大道,而其他的側重之法,則需要自己去領悟,且不能保證正確,每一步都會走得艱難無比,但縱然如此,林秋當世第一的悟性,也已經可見一斑了。
取天地之有余補己身之不足?倒是與姒族“人造神胎”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了,不過,姒族這一人造神胎法,不但是先得到了上古的傳說法門,之后又經過幾代人的補全完善才得以成功,而林秋,不過是煉氣期而已……
更不用說,姒族的法門,只能作用于未曾孕育而出的“胚胎”之上,而林秋的法門,卻是人人可以修行。
姜晨沉思,默默不語。
兩相對比,自己跟這弟子相比,簡直就是個鐵five。
而看著姜晨沉默,林秋愈發緊張,兩只白嫩的小手在身前緊緊的握著。
她對修行之道懂得不多,可這種煉化生命的法門,聽起來就不像是什么正道之法。
她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家師父回事怎么樣一個態度。
看到她的表情,姜晨從思緒中醒了過來,朝她溫和笑道:“你這法門,除卻掠奪生靈之外,對丹藥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幫助,旁人一粒丹藥只能吸收五六分藥力,而換做是你,能夠吸收七八分,所以,你的修行才能追上你哥哥。”
“師父所言不差。”林秋弱弱的回到。
她雖然不知道其他人對丹藥的吸收藥力如何,但自己在修煉這法門的前后,對藥力吸收的變化,總歸還是感覺的出來的。
“修行之法,步步艱難,你雖然悟性得天獨厚,但有為師在,在做出此等迥異修行之時,也該讓我瞧上一瞧,以防在修煉上出了岔子。”姜晨淡笑著開口。
“啊?”
林秋一愣,旋即反應過來,小臉上流露出一絲驚喜的色彩。
“師父,可這是……這是……”
她又有些囁嚅起來。
“你覺得,這是魔道邪法?”
姜晨笑著反問。
林秋點了點頭,明眸亮閃閃的看向了姜晨。
“傻孩子。”
姜晨伸出手揉了揉她的頭發,悠然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