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說完后,馬上就退了回去,并不多說。
祝修遠微微一皺眉,心說這個國相李忠,看來與他不對付啊
陳皇面色糾結,陷入為難。
不過那尤貴妃似乎早就料到會有此一劫,她笑著,準備幫董誠美言幾句。
不過就在此時,文官序列中,排在第二位的楊廷玉動了。
他也是首次出列,首次發言。
只聽楊廷玉說“陛下,老臣以為,江州刺史出任江寧縣縣令之職,可”
國相李忠不動神色,只動了動眉梢。
“哦,楊愛卿認為可以,有何理由”
陳皇奇道。
在陳皇的印象中,這楊老頭算是比較有骨氣有氣節之人,也是一個真正的忠臣。
要不然上次江州一帶遭受天災瘟疫,陳皇也不會任命他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代天巡守了
雖然陳皇私底下稱楊廷玉為“楊老頭”,但他的話,陳皇下意識認為是中肯的。
“陛下,臣記得,幾個月前,臣執尚方寶劍,前往江南西道,代天巡守。曾因一件大功,直接以尚方寶劍破格提拔那董誠為江州刺史。”
“嗯,此事朕還有些印象,楊愛卿既代天巡狩,自然有此權力,朕也認同楊愛卿的決定。”
陳皇點頭。
“那陛下是否知道,臣是因為何事,而破格提拔董誠為江州刺史的嗎”
“額這倒是忘了。”
當下,楊廷玉當著滿殿的文武百官,將董誠調查“侵吞三十萬兩茶稅”之事講出。
“由此可見,董誠此人,能力非凡,竟能勘破三十萬兩的侵吞巨案此等能力,又如何做不得江寧縣縣令呢”
楊廷玉說完后,也退回原位,不再多言。
整個大殿中鴉雀無聲。
祝修遠看向楊廷玉,心說這楊廷玉楊老,還真是他的大貴人有空得再去拜訪拜訪。
而那國相李忠,微低著頭,半咪著兩眼,一張老臉一成不變的陰沉城府之深,讓人琢磨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鳳椅上,尤貴妃抿著嘴,笑容十足,最后也插了一句“陛下,太子在江州待了半月,也曾說過,在那江州刺史董誠的身上,他獲益良多”
“好,那此事就這么定了,江州刺史董誠,出任江寧縣縣令,此事勿需再議”
陳皇做了最終的決定。
朝議結束,陳皇和尤貴妃離開,群臣也散去。
散去的群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皆在感嘆今次朝議
國相李忠,與御史臺大夫楊廷玉,兩位文官大佬走在最后。
“楊老,別忘了,你也是文官一員”
國相李忠聲音冷冰冰,帶著不滿。
“國相大人,呵呵,本官的確是文官,不過那江州刺史董誠,從江州刺史任上,調任江寧縣縣令,也是文官內的事”
楊廷玉笑呵呵,根本不懼一臉冰寒的國相李忠。
“哼”
國相李忠冷哼一聲,當先快步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