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將祝修遠主導的武舉之事給擠下了“熱搜”。
百姓們如此熱烈的討論,在回府的路上,就算祝修遠他們再聾再啞,也已經聽說了。
對于這種全城熱議之事,根本不會有一個“漏網之魚”。
回府的路上,聽說了這兩條傳言后,祝修遠就在思考這兩件事。
半個時辰后。
江城伯府,主宅的書房中。
祝修遠也董誠相對而坐。
“賢婿,這兩條傳言,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與你無關。但仔細深究下去,不難發現,梁國乃是為了武舉而來,燕國則是為了神雷秘方與武舉而來。無論是武舉,還是神雷,都與賢婿你緊密相關。你隨時都有攪入漩渦的風險,需得提前做好準備。”董誠皺眉道。
“嗯,小婿受教。”祝修遠拱了拱手。
董誠半生混跡官場,可謂老謀深算,他也是祝修遠的“人生導師”,祝修遠需要聽聽他的分析與建議。
他們聚集在這書房里,就是為了討論此事。
正所謂謀定而后動
“岳父大人,梁國遞交國書,乃是為了獲得武舉的具體章程。小婿以為陛下最終不會拒絕,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不錯,老夫也認為陛下不會拒絕。因為梁國始終是強國陛下雖然想倚仗神雷軍,拔高陳國整體的戰力,但時機未到,神雷軍剛處于初期組建階段陛下雖心有不甘,但定會忍氣吞聲,最終同意梁國所請”董誠點頭。
“那不知燕國小婿以為,燕人殘暴、狡詐、背信,燕人不可信”
“哈哈,這也正是老夫所想。那燕人提出以舒州、蘄州為質,交換神雷秘方,還有武舉之策,更有什么燕陳兩國永結同好。呵呵,若燕國得了神雷秘方,恐怕轉手便會使用神雷來攻打我陳國,不可信,不可信”董誠連連擺手。
“如此小婿便放心了。”祝修遠笑道。
“嗯,不能放松警惕我們私下分析是一回事,拿到朝堂上去商議又是另外一回事老夫料想,陛下應該很快就會召見群臣,商議此事。而在那朝堂之上,肯定有人會同意燕國所請”
“賢婿啊,你需特別注意,不管此事最終如何,從遠處看,皆是因神雷及武舉而起。你極有可能身陷漩渦,一個弄不好,還有可能惹禍上身你需好生思慮思慮才是”董誠語重心長。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明白了”
兩翁婿在書房中又聊了一會兒。
忽然府中仆人前來通報“老爺,宮里來了太監,說是請老爺即刻入宮議事”
來了
還這么快
祝修遠與董誠交換了下眼神。
“賢婿啊,記住老夫的話,去吧。”董誠揮了揮手。
祝修遠點了點頭,當即便回房換了朝服,帶了言大山及數個金吾衛,連夜趕往皇城。
兩刻鐘后。
紫禁城。
謹身殿。
文武百官齊聚一堂。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涇渭分明,互不相犯。
文官那邊,國相李忠站在首位,接著是楊廷玉
武官那邊,第一位的自然是鐘山王,然后是震澤王等。
文武百官已悉數到齊,但陳皇還未到,御階上的龍椅還是空的。
眾臣看著空蕩蕩的龍椅,都暗呼一口氣。
這才對嘛
像上次朝會,陳皇竟先在殿中等他們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不其然,那次朝會中好多人遭了大殃
心中稍稍放松的眾臣,沒了畏懼,就開始議論紛紛,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嗡嗡嗡嗡亂響。
祝修遠站在武官序列中靠前的位置。
前后皆是武將,但因武舉之事,他們都不怎么待見祝修遠。
祝修遠認識的人也不在附近。
震澤王在前面,夠不上說話。而楊廷玉楊老則在文官那邊,更夠不上了。
因此祝修遠是孤立的。
沒有人找他說話。
祝修遠也不稀罕,干脆閉目養神,只是那嗡嗡嗡嗡的聲音吵得他有些煩躁。
“陛下駕到,貴妃娘娘駕到”
隨著一聲響亮的嗓音響起,殿中群臣的討論聲立即停止,瞬間落針可聞,眾臣也擺正了站姿。
祝修遠猛地睜開兩眼,暗呼了口氣,這朝會終于開始了。
太監話音一落,只見陳皇與尤貴妃攜手聯袂而來。
他們走上御階,分別在龍椅和鳳椅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