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行君臣大禮。
陳皇擺手道“免禮”
“今日召集眾位愛卿,是有兩件事。”
陳皇直接開門見山,他可不想在這朝堂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眾臣心中自然知曉,陳皇所說的兩件事究竟是什么。
整個京城中都傳瘋了
但沒有人跳出來打斷陳皇的話,皆躬身立在原處,保持安靜。
“第一件事。”陳皇拿起龍案上的一本文書,瞄了眼封面,又隨手丟在龍案上。
“朕今日收到一份國書,乃是梁國皇帝親筆書寫。”
“梁帝在國書中說,待來年元宵佳節前后,我陳國舉辦武舉之時,他梁國將派遣使者前來觀摩,希望習得武舉的整套章程”
“諸位愛卿啊,你們以為如何朕是答應梁國呢,還是拒絕了好”陳皇俯視著殿下群臣,朗聲問道。
眾臣還未做何反應,那陳皇忽然發怒,竟是拍案而起“好一個梁國每年收我陳國多少貢品,錢糧、軍械、絲綢、布匹等等,單單裝船起運,就要裝滿數百艘大船”
“可是在我陳國危難之際,那梁國卻無能為力。遠的不說,只說前段時日,邵州王起兵造反,燕國十萬大軍犯邊我陳國岌岌可危,可是梁國做了什么”
“什么都沒有做,什么都做不成如此梁國,竟還有如此多的要求,竟想習得我陳國的整套武舉章程”
陳皇暴怒,又是大罵,又是拍桌的。
眾臣全都低下了腦袋,縮起了脖子。
原本還有想出列發言的,此刻也被陳皇嚇了回去。
“陛下息怒,龍體要緊”
眾臣耳中只聽見尤貴妃的聲音。
“罷了罷了,朕也是一時氣憤。諸位愛卿啊,梁國之請,我陳國該不該同意眾卿說說看吧。”
眾臣稍稍抬頭,往御階上看去,只見那陳皇已經坐回了龍椅,正喝茶壓驚。
不過,陳皇方才一番發泄,把大部分的大臣都給嚇著了,因此竟無一人出列諫言。
整個大殿中詭異的安靜。
“怎么沒人說話,你們平日里不都嚷嚷著要見朕么現在見了朕,怎么又沒有話了”陳皇語氣冷硬。
眾臣面面相覷,心里瘋狂吐槽。
你作為陛下,都大罵梁國了,誰還敢站出來說梁國的好進而同意梁國所請
但眾臣心里也很明白,就眼下來看,梁國的國力還是強盛了很長一大截,陳國根本不能與之相抗衡
矛盾啊
陳皇方才那番發泄,直接讓文武群臣都無話可說了。
“說話呀,怎么全都啞巴了你們私底下不是很能說的嗎怎么一上這大殿,就全都不會說了”
陳皇內心煩躁,他最討厭上朝,更討厭上朝時浪費時間。
這寶貴的時間,用來與他的愛妃“溫泉嘻戲”的話,他不香么
“陛下”
終于,有人出列了。
眾人看去,卻原來是吏部的一個侍郎。
“陛下,既然這武舉乃是江城伯諫言之策,也由江城伯一手籌備不妨請江城伯說上兩句吧,這武舉,畢竟是由伯爺弄出來的”
眾臣一聽,頓時亮眼。
不錯啊,他們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招呢。
不僅眾臣亮眼,就連御階龍椅上的陳皇也點了點頭。
他大手一揮,叫道“祝愛卿何在。”
祝修遠拱手出列,來到大殿正中間,與那吏部侍郎并肩而立,并大聲拜道“臣在”
“說說你的看法吧,勿需顧及,暢所欲言”
陳皇一見祝修遠,臉色就已稍緩,語氣也柔和了許多。
因為祝修遠是“自己人”
陳皇這人,雖然昏聵殘暴,但對自己人真是好得沒話說。
“臣遵旨”
祝修遠暼了眼那吏部侍郎,面色古井無波,只拱手道“陛下,以臣下之見,應當同意梁國所請,讓梁國使者就近觀摩武舉舉辦過程”
“大膽賣國賊”
祝修遠話音剛落,頓時就有一個文官激動冒出,痛斥道“江城伯,你食君之祿,卻不思為君分憂那梁國,乃是虎狼之國,而武舉之策又是強軍之策江城伯同意梁國偷習武舉章程,你這是干什么你這是叛國是賣國賊”
那文官痛斥祝修遠后,又面朝龍椅上的陳皇,激動道“陛下,臣請誅江城伯,似此等賣國之賊,當立即斬首,以儆效尤”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