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人來攻打京城了,他的京營才會行動。
陳皇聽了鐘山王的長篇大論,不由緩緩點頭。
然后陳皇又看向祝修遠,“祝愛卿,你有何良策”
“陛下,臣附議”祝修遠拜道。
他這么說,就是完全沒有其他意見。
陳皇見祝修遠也認同此法,不由再度點頭,不過陳皇還是看向韓清山,問道“韓愛卿,你有何高見”
“陛下,臣有異議”
韓清山此話一出,眾臣還有陳皇等所有人,都是一愣。
你又有異議啊
那鐘山王,不由側頭,盯了眼韓清山,眉頭稍稍蹙起。
另外,在本次朝議中還未曾發過言的國相李忠,聽了韓清山的話,眉頭也不由一動,然后豎起耳朵。
“哦韓愛卿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陳皇也來了興趣,他雖然認同鐘山王那種保守的建議,但也想聽聽不同意見。
再者,這韓清山乃公認的“高人弟子”,見識不凡,往往能看到常人所看不見的一面。
“陛下,首先,臣是十分尊崇鐘山老王爺的。不過如今情況特殊,鐘山老王爺此舉,還是太過保守,恐貽誤戰機,或者將京城推入險境。”
這是挑事啊。
眾臣頓時打起十二分精神,紛紛豎起耳朵,準備好生的聽一聽,看韓清山怎么說。
那鐘山王,稍稍蹙起的眉頭,已經緊皺在一起了,不過他沒有說話,也想聽一聽韓清山的見解。
國相李忠,那雙眼深處,不由閃過一抹亮光,他兩眼微微瞇了起來,一臉的精明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誠然,若我們據險而守,等待援軍,固然是最穩妥的法子。但現在,有一個良機就擺在眼前,若過于保守,恐怕會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哦什么機會”陳皇驚訝,他怎么就沒有看見什么良機呢
“陛下,現在的局勢,方才鐘山老王爺已經講解得非常清楚。燕人東路大軍,被揚州江都王拖住,短時間內,江都王還能撐住。”
“而燕人西路大軍這邊,目前攻打京城者,不過清流侯所屬三萬人馬另外十萬大軍,及叛將臨淮王所屬的五萬人馬,都還在趕來的路上。”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陛下,臣建議,趁燕人十五萬人馬未到之前,我們先火速出擊,將清流侯的三萬人馬殲滅,先收回江浦縣城。”
“眾所周知,那江浦縣城,乃京城北方的大門。若不趁此良機,把江浦縣城收復,變成京城防務的一環。”
“待燕軍十五萬大軍趕至,他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直入江浦縣城這對京城的防御非常不利”
韓清山以前,本就是一個中年書生的打扮,如今入了朝堂,他那風流自信的本色,竟是絲毫未減。
他侃侃而談,所說的也是有理有據,非常讓人信服。
眾人一聽,貌似還真可以,拿下江浦縣城,鞏固京城防務,如此一來,也能更保險些。
像現在這樣的話,江浦縣城在清流侯之手,他隨時都可以渡江而來
京城始終都暴露在敵軍眼皮子底下,雖有長江天塹,但誰不希望這種防御能多一圈兒呢
多一層防護,就是多一層保障啊。
不僅是眾臣認為可以,就連御階之上的陳皇,捻著胡須,也是連連點頭。
“鐘山皇叔,你意下如何”
陳皇已然心動,但現如今,能夠派出去的人馬,就只有鐘山王的京營。
“陛下,老臣認為不妥”鐘山王倒是直截了當。
“鐘山皇叔,那江浦縣城,與京城隔江相望,如此距離,相信以鐘山皇叔之能,可以輕松渡江,并輕松殲滅清流侯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