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曾經斬首過不少人。
可他殺的都是該死的人。
對于那些處在該死和不該死中間的人,他下不了手。
寇季原以為,王曾知道了他和趙禎的圖謀,心里多多少少會放寬一些。
可王曾還是硬不下心腸。
趙禎其實也是如此。
因為趙禎面對江南、河東的那些豪門大戶,采用了柔和的方式。
若是寇季處置此事。
要么舉起屠刀犁過去。
要么讓趙禎另立新都。
以營造新都的名義,強行將江南、河東的大部分貧民百姓抽調空,誰不從殺誰,誰擋殺誰。
寇季不是一個視人命為草芥的人。
可當大任背在了身上,需要有人做出犧牲的時候,他也不會留手。
朝廷,顧及的是天下所有人的生死,以及江山社稷長治久安。
而不是為了一兩個人的性命,又或者一兩個人的利益,將其他人的生死和江山社稷的安慰致于不顧。
王曾病倒了,病的很急。
趙禎前去探望,帶給了寇季一句話。
‘寇季不得探望’。
寇季通過陳琳嘴,知道這話的以后,就知道他一番言論,將王曾傷的不輕。
但是他沒有到王府去說軟話,更沒有去給王曾致歉。
他反而獨攬了政事堂的大權,果斷的給包拯和韓琦去了一道公文。
遙遠的瀚海府。
海風兇猛。
商人們呼喝著舵手快速的收起了布帆,避免兇猛的海風將船掀翻。
碼頭上的罪籍苦工扛著一袋又一袋的貨物,快速的堆砌著,兇惡的監工揮舞著皮鞭大聲的喝罵。
商家管事的掌柜,笑呵呵的湊近了碼頭上收稅的衙役,衙役們分成兩撥。
一撥人去查看他們交易的貨物數量,一撥人無聊的翻看著賬本。
貨物數目、交易額核對清楚以后。
商家管事的掌柜陪著笑臉將一張張交子遞給了衙役。
順勢又悄悄的將一張交子塞進了衙役的袖口。
衙役快速的出具了稅單,商家管事的掌柜立馬呼喝著手下的長隨拿著稅單去稅務所換取稅票。
碼頭很熱鬧。
主掌著碼頭上所有人生計的渤海府知府蘇洵和渤海府監察使包拯卻皺著眉頭站在碼頭的一角。
蘇洵打了個哈欠,一臉困倦的對包拯道:“聽說你要走了,碼頭上的衙役都放肆了許多,我記得當時從遷移的百姓中強留下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挺討厭做衙役的。
只覺得種地才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
商人們給他們行賄的時候,他們能毫不給人臉面的當場拆穿,并將人扭送到衙門。
如今才過去了多久,居然學會受賄了。
你身為渤海府監察使,可得管管。”
包拯擰著眉頭,冷聲道:“我自然會管,我定叫他們痛不欲生。”
蘇洵嘆了一口氣道:“渤海府是遼地唯一一處港口,過往的商船絡繹不絕,每一歲的稅收超過了百萬。
每日看到那么多錢財流過,是個人都會心聲貪念。
若不是我家底豐厚,我都想大撈一筆,更何況他們這些人了。
你應該留在渤海府,好好的幫我看著這些人。
不然你處理了一批,回頭還會有下一批冒出來。”
蘇洵和包拯共事,十分愉快。
他做事,包拯查漏補缺,將原本貧瘠的渤海府,快速治理的繁榮了起來。
以前,渤海府只有過往的商客和罪籍。
后來多了一些地方兵和赤貧的百姓。
前年,有人開始在渤海府落籍了。
渤海府也是遼地第一個給自愿落籍的人開具籍單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