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只是喜歡低調罷了。
王德用沒理會親隨的心思,他嚷嚷著道:“那小子既然敢動手殺人,殺伐還如此果斷,那江寧府的事情,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了。
傳令下去,軍中上下封鎖所有江寧府水脈,防止有惡徒出現。
若是有惡徒手握兵甲,皆以造反論處,就地誅絕,不必請示。”
包拯既然是一個敢打敢拼的小子,江寧府的事情王德用也就不用操心了。
但是為了防止有人狗急跳墻,他還是要做一番布置。
隨著王德用一聲命令傳達下去,江寧府附近的所有水域,被封鎖的死死的。
水面上前所未有的平靜,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貨船,也看不到飄飄蕩蕩的打魚船。
只有戰旗在寒風中迎風飄揚。
水面上是平靜了,可是江寧府里卻是風起云涌。
包拯入城后第二日,再次舉起了屠刀。
此前發生的八樁命案中的一樁,被包拯破獲。
控制著江寧府一成的糧商陳氏,牽扯命案中,包拯立馬派兵查抄了陳氏府邸。
主犯斬首,其余人等全部流放遼地。
家產全部充公。
其實包拯也沒怎么查,主要是陳氏的人見朝廷奈何不了他們,主動將殺人的事情宣揚了出去。
當成一樁了不得的事情,講給了秦淮河上的許多姑娘。
包拯入了江寧府,知道了此事以后,稍加審問,就抓住了一些罪證,立馬就動手了。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在溫柔鄉待久了。
忘記了對刀兵的畏懼。
以往朝廷派來調查他們的人,不是被他們栽贓陷害著逼走,就是被他們用各種手段拉攏。
他們完全忘記了,當刀兵降下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力氣。
除了任人宰割,其他的什么也做不到。
包拯處置了陳氏,豪門大戶無一不驚。
他們驚恐的不是包拯殺了陳氏的人,抄沒了陳氏,而是包拯將陳氏的人發配去了遼地。
身處在遼地的那些廝殺漢,若是知道了留在江寧府老家的家人被陳氏給欺辱致死了,他們要是不折騰陳氏的人才怪。
軍中袍澤情深,又有同仇敵愾的性子。
只要陳氏犯事的文書拍到了遼地監軍手里,立馬會被傳揚的人人皆知。
陳氏,完了。
不是被殺沒了,也不是被抄沒了。
而是被一個發配弄沒了。
江寧府上上下下,所有人對他們這位新知府的印象就是狠。
狠到讓人從心底里生出寒意。
包拯坐鎮了江寧府以后,什么也沒干,就是查案、抄家、殺人。
第三日,蘇州知州耽誤了半個時辰,才到江寧府,腦袋瞬間就掛到了旗桿上。
第四日,城中的大盜被捕,游街半日后,被斬首。
第五日,有鄉民狀告豪門大戶侵占民田,害人性命,包拯帶人上門查問,在豪門大戶別院的枯井里,挖出十一具尸骸。其全家被捕,砍頭砍頭,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
包拯在江寧府,什么也沒干。
就是查案,再查案。
包拯也算是地主家的兒子,深知地主的秉性。
他知道那些豪門大戶不把佃戶、仆人當人看,多多少少都干過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他只需要查案就行。
有人告狀他就查,沒人告狀他就翻陳案。
狀告包拯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樣飄進了汴京城,飄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