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先生。”
“……”
聊過了趙絮懷了身孕的事情以后,包拯臉色微微一變,壓低的聲音道:“先生,你交代給學生的事情,學生已經查出了一些眉目了。”
寇季眉頭一挑,追問道:“查到了什么?”
包拯沉聲道:“房美人有一位遠房表弟,小時候在房氏寄居過。后家道中落,被房氏家主那個眼皮子淺的人給逐出了房府。
天圣四年恩科的時候,房美人遠方表弟舉異等科出仕。
隨后在地方上外任多年,四年前調遣回京,在開封府充任判官一職。”
寇季沉吟著道:“還有這么個人,為何房氏的人并沒有提及?”
包拯笑著道:“那是因為他家道中落以后,他母親改嫁他人,他換了姓名。
學生還是在查閱官員卷宗的時候,找不到他十五歲以前的過往,所以特地派人去他的原籍調查了一番,才知道的此事。”
母改嫁,子更名,在大宋朝十分尋常。
如今的資事院大院士范仲淹,就有相似的經歷。
寇季思量著道:“改名換姓,倒沒什么,開封府判官,也不算是個高官。他會跟房美人有聯系?
房氏的人都不曾記得他,也不曾提及他,說明房氏的人早就將他給忘了。
說不定房美人也將他給忘了。”
包拯直言道:“房氏的人過兩日就被押解進京了,等他們到了以后,學生過去問問,就能推斷出房美人是不是將那位開封府判官給忘了。”
說到此處,包拯又道:“開封府判官,在先生眼里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其他官員眼里,那是一個好職位。
依照朝廷的慣例,但凡是出任過開封府判官的官員,隨后會被派遣到開封府轄下的縣里擔任知縣。
隨后便是調入朝中擔任清貴的言官。
像是正言、拾遺、侍御史等等,官職不高,但卻能在官家面前說上話。
分量可不小。
只要穩穩的熬下去,出頭是必然的。
所以說開封府判官的職位看著不高,但是背后的前途還是光明的。”
寇季聽完了包拯一席話,若有所思。
包拯繼續道:“學生先查著,等查清楚了背后的牽扯以后,再告訴先生。”
寇季緩緩點頭,叮囑道:“此事不能告訴其他人。”
包拯拱手道:“學生知道輕重。”
寇季和包拯又商量了一下瑣碎,包拯離開了竹院。
寇季將包拯送走以后,回到了屋中,幽幽的道:“剛審結張秉,又出現了一個開封府判官。
背后的瑣碎還真多……”
“且等著吧。等到了地方上的改制徹底落實了以后,我就可以主動出擊了。就不用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
寇季在府上待了沒多久,趙禎就派人將寇季召進了宮。
詢問了一下張賢妃在此事中的牽扯。
寇季如實作答。
趙禎有意召張賢妃問話,卻被寇季給勸住了。
寇季覺得此事現在不宜鬧大。
趙禎聽從了寇季的勸誡。
寇季離開了皇宮以后,在府上一待就是數日。
數日后。
陳琳依然沒有查到一百斤火藥的去向,其他方面也沒有頭緒。
包拯卻已經從被押送入京的房氏族人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
包拯將消息送到了竹院的時候。
寇季正在教導太子趙潤。
太子趙潤因為房美人的事情,被趙禎勒令在大慶殿內禁足,一直禁足到了今日才被放出來。
放出來以后,立馬就趕到了竹院求教。
竹院。
書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