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此次任務中,除了攜帶了一個可以供龐學林和沃特尼使用二十天的二氧化碳吸附裝置,他們壓根沒有攜帶氧合機分子篩。
麻煩大了!
生活艙內,龐學林和沃特尼相顧無言。
龐學林原以為,封閉種植艙和能源艙,就能躲開氣閘爆炸這個雷點。
卻沒想到反而引爆了另一顆雷。
如果自己當初能多想一層,未必不能想到多次進出氣閘室對棲息艙碳纖維帆布材料反復拉升造成的影響。
現在再后悔也來不及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龐,接下來怎么辦?”
沃特尼有些發愁道。
龐學林皺眉道:“先暫時使用棲息艙備用的二氧化碳吸附器吧,這個可以供我們應急使用二十天。另外,我們還有2300小時的小型二氧化碳過濾器,大不了到時候睡漫游車,我們兩個人使用,可以再多堅持45天。最后如果實在沒辦法,我們就用最后一招,每天更換一次生活艙的空氣。我們現在的液氧儲罐可以讓我們使用超過五百天,每天更換生活艙的空氣,液氧消耗量會極速增加,但怎么著也可以讓我們堅持一百天。這樣的話,我們至少還有一百六十個火星日的生命。還有……”
“還有什么?”
沃特尼道。
龐學林道:“沃特尼,我們還有不少種子,你說假如我們在生活艙和種植艙內大規模種植綠葉植物,有沒有通過光合作用來維持棲息艙碳氧水循環的可能性?”
沃特尼眉頭緊皺,說道:“這個辦法有一定可行性,但需要精準控制種植規模,保持二氧化碳、氧氣、水的平衡,這相當于我們在火星上建立一套微型生物圈二號,難度非常大,而且你要知道,我們的水資源有限,如果繼續種植其他作物的話,勢必要占據部分原本提供給土豆的肥料和水,這樣的話我們的食物儲備就有可能出問題!而且制水的話我們還會消耗液氧,這樣的話,我們如果一旦失敗,那么死亡的時間可能在未來三四個月內就會到來。此外,我還需要一套比較完善的數學模型來模擬這個微型生物圈!”
龐學林點頭道:“數學模型我來搞定,我們先向地球方面說明我們當前的處境吧!”
通訊再次建立。
【19:23】棲息艙:指揮部,我和沃特尼對棲息艙損傷問題已經初步檢查完成,其他區域帆布材料暫時沒有發現問題,水循環系統可以修復,但我們遇到了一個大麻煩,氧合機分子篩發生不可逆改變,失去了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我們目前只能使用備用二氧化碳吸附器,但是只有二十天的使用時間,此外,我們還有2300小時的小型二氧化碳過濾器,可以讓我和沃特尼活上四十多天,也就是說,六十多天后,火星衛星就可以觀測到我們的尸體了。我和沃特尼初步擬定一個方案,將會以文件方式傳輸給你們。
【19:45】JPL:我是文卡特·卡普,目前在休斯敦通過帕薩迪納中轉與你們對話。龐,很遺憾聽到這樣的消息,希望你和沃特尼保持冷靜,我們專家團隊將會盡快想出具備可行性的救援方案,請你們相信,不到最后一刻,我們都會竭盡全力對你們展開救援!
【19:57】棲息艙:謝謝卡普博士,希望能盡快聽到你們的好消息。
……
【21:35】JPL:龐,沃特尼,專家團隊初步同意你們的方案,不過我們需要一個精準的數學模型交給超級計算機模擬,才能給出一個比較有可行性的方案,我沒法許諾你們一個準確地時間,但會竭盡全力。另外,我們會按照最新的軌道計算情況,兩個月內發射補給物資,盡可能在500太陽日內抵達火星!
【21:53】棲息艙:收到,我和沃特尼將會在一周內提交對應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