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通訊系統恢復的瞬間,大量的信息便涌入電腦屏幕。
【9:30】JPL:龐,沃特尼,衛星觀察到一號氣閘室脫離,收到信息請回復。
【9:32】JPL:龐,沃特尼,衛星觀察到一號氣閘室脫離,收到信息請回復。
……
【10:28】JPL:龐,沃特尼,收到信息請回復。
……
【17:39】JPL:衛星觀察到你們擺放的摩爾斯碼,希望你們一切平安,通訊恢復后請盡快聯系我們。
……
【20:23】棲息艙:指揮部,我是龐,沃特尼就在我身邊,目前狀態良好,我受了點小傷,傷口已經得到處理,問題不大。
【20:35】JPL:學林,我是田牧,目前在阿瑞斯計劃中國指揮部通過帕薩迪納中轉與你聯系,衛星數據顯示,一號氣閘室與棲息艙完全脫離,是否確認。
【20:50】棲息艙:一號氣閘室發生氣爆,當時我就在氣閘室內,在爆炸中受了輕傷,經檢查,氣閘室與棲息艙之間的碳纖維密封材料發生撕裂。目前電力系統、通訊系統已恢復,能源艙與種植艙在爆炸時艙門處于關閉狀態,沒有受到波及,主氣罐與主儲水箱正常。漫游車、太陽能電池板、探路者號登陸艙狀態良好。水循環系統部分水管破裂,初步估算可以修復,氧合機無法啟動,狀態不明,需要做進一步檢測。老田,關于氣爆原因專家組有什么想法嗎?指揮部對于我們下一步行動計劃有何建議?
【21:06】JPL:阿瑞斯三號任務組原計劃在火星執行一個月的地面任務,因此棲息倉實際設計使用壽命在半年左右。經專家團隊初步分析,棲息倉與氣閘室周邊的碳纖維帆布材料老化,氣閘室反復增壓導致其過度拉升,直至破損失壓,進而發生氣爆。從現在開始,建議你們交替使用二號和三號氣閘室進行EVA任務,我們會盡快給出一份詳細清單和工作流程說明,來對整個帆布材料進行系統性檢查和維護。另外盡快檢查氧合機以及水循環系統狀態,這兩大系統最為重要,有最新消息請及時回復。
【21:18】棲息艙:明白。
……
第183火星日。
花了一天時間,龐學林和沃特尼按照地球上專家團隊給出的工作流程,棲息艙帆布材料進行了系統性的檢查和維護,幸運的是,因為二、三號氣閘室極少使用,所以整體上這些碳纖維帆布材料還處于完好狀態。
水循環系統只是水管發生破裂,他們的備用水管足夠,可以修復。
真正的壞消息是,氧合機完蛋了。
龐學林和沃特尼倒不擔心氧氣是否足夠,因為主氣罐和備用液氧罐內還有超過1000升的液氧,足夠他們使用超過500個火星日。
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處理這些二氧化碳。
氧合機最重要的功能是使用分子篩加壓吸附二氧化碳,然后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氧氣。
這次氣爆,導致氧合機分子篩徹底暴露在零下六十多度的寒冷空氣中,直接使得分子篩的化學性質發生不可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