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科幻小說 > 學霸的科幻世界 > 第七十四章 穿越小行星帶

          第七十四章 穿越小行星帶(1 / 2)

          接下來的時間里,聯合政府開始全方位動員,正式開始“雪地工程”的建設工作。

          作為“雪地工程”計劃的倡導者,龐學林也被聯合政府任命為該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參與到“雪地工程”的建設中去。

          讓龐學林驚喜的是,兩天后,他見到了護送首批金屬基石墨烯復合材料前來希望城的姚冰夏和杜嘉祥等人。

          地球穿越小行星帶,難免發生各種意外,聯合政府所在的希望城是整個地球最安全的區域之一,姚冰夏的到來,讓龐學林安心了不少。

          而隨著雪地工程的正式展開,龐學林算是真正見識到了這個世界的航天技術水平。

          按照雪地工程的初步規劃,人類將發射兩千枚裝有金屬基石墨烯符合材料的核彈,使其泊入工程師們計算的指定位置。

          兩千枚核彈全部由地球發射升空,而搭載這些核彈的載具,居然是采用了聚變動力的空天飛機。

          相比于龐學林此前經歷的三體世界和火星救援世界,流浪地球的航天工程水平顯然要高出不止一籌。

          這些空天飛機自重就達到五百多噸,起飛重量更是超過一千五噸,可以搭載將近一千噸的燃料和貨物,自由往返于地球同步軌道,在太空中的自持力更是高達數月。

          比起火星救援世界中采用了組合式動力的太空穿梭機,這種空天飛機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龐學林還專門找來這些聚變動力的空天飛機和太空戰艦技術資料看了一下。

          他發現,空天飛機所采用的聚變堆,是氘氚核聚變小型化后的產物,最大功率可以達到百萬千瓦級別,幾乎可以滿足現實世界一個中小型城市的用電量。

          如此龐大的能量輸出,難怪可以一次性裝在數十枚改裝后的火石升空。

          如果不是因為火石的體積問題,它的裝載量還可以更大。

          至于那些太空戰艦,那就更加夸張了,隨隨便便一艘總質量就超過十萬噸,比火星救援世界里的國際空間站還要大上好幾倍。

          據說這些太空戰艦最快速度可以加速到兩千千米每秒(原則上在太空中戰艦如果擁有足夠燃料,可以無限加速,直到產生相對論效應,但一般情況下,戰艦加速之后,還需要足夠的燃料保證減速,另外還要維持戰艦的基本運行,因此最高速度都會按照消耗三分之一燃料加速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計算),可以在缺乏補給的條件下在太空中堅持兩到三年時間。

          當然了,最讓龐學林震撼的莫過于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說是空間站,實際上這同樣是一艘超級戰艦。

          其總噸位超過百萬噸,幾乎相當于一座太空城市,最多可以容納超過十萬名宇航員。

          據說單單這艘空間站內部,就有三座核聚變反應堆,互為冗余設計,可以保證即使兩座聚變反應堆出現損壞的情況下,剩下的一座反應堆,依舊可以維持空間站正常運轉。

          龐學林沒有見過領航員號空間站的真身,但從圖片上就看得出來,領航員號空間站要比電影中呈現的空間站大上許多倍。

          因此,對人類而言,在小行星帶內定點布設氫彈壓根不是什么難題。

          空天飛機載著火石與停泊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空的太空戰艦對接,然后再由這些太空戰艦運輸火石,將其投放到小行星帶內地球航道附近相應的位置。

          時間一天天過去,雪地工程進展井然有序,在地球正式進入小行星帶前,雪地工程項目終于完成了所有氫彈的部署工作。

          隨后,這些氫彈被一一引爆,在地球航道西側一千萬公里處,形成了一片片巨型塵埃云。

          又經過一周的測試,人們很快便發現,這些塵埃云對小行星的追蹤效果甚至比龐學林預測的還要好。

          凡是直徑超過十米的小行星,穿越這些塵埃云后,都可以在一千萬公里外的雷達畫面上呈現出清晰的運行軌跡。

          雪地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因為金屬基石墨烯材料產量有限,這些塵埃云沒辦法覆蓋全部航道,只能對重點航道進行監控。

          最新小說: 大小姐來自地獄,夜夜有鬼來敲門 哈利波特之會魔法的我 閃婚千億大佬竟是我同桌 三生石上終是你 元宇宙進化 葉風云陸一曼 仙君他有種田系統(快穿) 七零軍婚:女特種兵她能一打十 無限:歡迎來到暗黑童話世界 星際獵人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