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電話被人接起。
德利涅道:“懷爾斯,在家不?”
“在的,怎么了?”
“老伙計,給我準備點吃的,我現在過去找你,另外,有件事我提前通知你一下,費馬猜想,有可能被人證明了!”
“什么?!”
電話那頭,傳來懷爾斯失態的聲音。
德利涅搖了搖頭,對于懷爾斯的失態可以理解。
這些年安德魯·懷爾斯一直致力于費馬猜想的研究。
到現在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已經接近了終點。
這個時候突然有人宣稱證明了費馬猜想,無疑代表著懷爾斯過去七年的研究徹底白費了。
不過在學術界,這種事并不罕見。
數學相對還好一些,其他學科領域,不同研究小組之間的競爭,要激烈得多。
……
二十分鐘后,德利涅準時出現在安德魯·懷爾斯的家中。
“皮埃爾,到底怎么回事,誰證明了費馬猜想?”
剛一見面,懷爾斯便迫不及待道。
德利涅將論文遞給懷爾斯道:“你先看論文,家里有吃的嗎?”
“有披薩,艾米正在廚房做呢!”
“行,那我先吃東西,你先看吧!”
二十分鐘后,吃飽喝足的德利涅走進了安德魯·懷爾斯的閣樓。
懷爾斯正在快速翻閱龐學林的論文。
德利涅也不著急,耐心地在一旁等待著。
一直到下午五點,懷爾斯才將論文合上,抬起頭,仿佛有些遺憾,又仿佛松了口氣道:“皮埃爾,我輸了!不過能看到這樣一篇精彩絕倫的論文,也算是輸得心服口服了!”
事實上,經過了七年的研究,懷爾斯隱隱感覺到自己已經觸摸到了證明費馬猜想的邊緣。
但龐學林的這篇論文,給了他當頭一棒。
相比于他的證明方法,這篇論文簡潔地不可思議。
可是其邏輯體系,又異常嚴謹。
特別是這篇論文中隱約體現出的全新框架,讓懷爾斯自己也不由得為之嘆服。
“對了,這篇論文作者是誰?”
懷爾斯道。
德利涅搖了搖頭道:“我也不認識,叫學林·龐,一個陌生的中國數學家,不過我想過不了多久,這位中國數學家的大名,將響徹整個世界。”
懷爾斯點點頭道:“這篇論文的審稿人你現在確定了嗎?”
德利涅道:“你算一個,我自己算一個,另外我還打算找彼得·薩奈克、尼克·凱茨還有劍橋的約翰·科茨、理查德·泰勒做審稿人,如果都覺得沒問題的話,直接上下月的《數學年刊》……”
懷爾斯點頭道:“可以。”
彼得·薩奈克就不用說了,同樣是來自普林斯頓的頂級數學家,尼克·凱茨、約翰·科茨、理查德·泰勒同樣都是數論領域大名鼎鼎的人物。
如果能取得這些人的認可,這篇論文篇論文基本上就沒什么問題了。
德利涅道:“另外,我還準備發一份邀請函,邀請龐來我們普林斯頓做一次報告,畢竟這么重要的成果,單單一篇論文肯定不夠的,而且這篇論文中所使用的全新理論框架,我感覺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