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法不錯。”懷爾斯笑道,“說實話,我也想見一見這位天才長什么模樣。”
接著,德利涅又和懷爾斯討論了一下關于這篇論文的一些問題,便告辭離去。
一周后,《費馬猜想的一種證明方法》同樣得到了彼得·薩奈克、尼克·凱茨、約翰·科茨、理查德·泰勒的高度評價。
到了二月中旬,費馬猜想被證明的消息已經開始在國際數學界流傳。
很快,這一消息就從數學界擴散開去,開始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2月20日,《紐約時報》記者赫斯特·拉斐爾電話采訪了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主任皮埃爾·德利涅,從德利涅口中確認了這一消息的準確性。
次日,《紐約時報》在頭版頭條發表文章《中國數學家創造奇跡,困擾世界366年數學猜想獲解》。
消息一出,迅速在西方世界引發轟動。
……
鐘舒陽是新華社駐紐約記者,來美國已經將近兩年時間了。
自從蘇聯解體后,美國就成了這顆星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再加上兩年前海灣戰爭那場摧枯拉朽的勝利,直接把號稱世界上第四軍事強國的伊拉克打回原型。
因此,對于美國,鐘舒陽一直有種羨慕、嫉妒外加敬畏的心態。
或者說,這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中國人對于美國的心態。
在美國,華裔的地位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位置。
因為儒家文化的影響,華裔家庭重視教育,一般混得都差不到哪里去,平均經濟水平甚至堪比白人。
但若論起族群歧視鏈,就連最底層的黑人,也有資格歧視華裔。
因此,鐘舒陽即使身處美國,也秉持著一種低調做人的態度。
這兩年除了定期完成社里的工作,向國內發回美國的各種報道外,鐘舒陽基本上沒怎么融入美國社會。
而內心深處那份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也無法讓鐘舒陽向美國佬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
鐘舒陽非常清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
西方媒體上,就算偶爾有關于中國的報道,中國人也基本上都是負面形象。
黃皮猴子,便是他們對這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人民的稱呼。
在西方人眼中,中國還處于未開化時代,GCZY幽靈,依舊籠罩著中國。
當然,大部分時候,西方媒體很少有關于中國的報道。
亞洲大陸那片封閉的國度,不值得他們正眼相看。
但鐘舒陽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中國人的名字竟然以正面形象,出現在這個西方超級大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上,而且還是頭版頭條!
今天下班,路過報刊亭,鐘舒陽無意中扭頭瞟了一眼,便看到《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出現了中國人三個字。
于是乎,還沒來得及把標題看全,鐘舒陽毫不猶豫花了一點五美元,買下了本期的《紐約時報》。
而當他將標題全部看完時,一下子呆滯了。
中國數學家,解決困擾世界350多年數學難題?!
下一刻,鐘舒陽迅速將目光轉向正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