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訊,據本報記者赫斯特·拉斐爾從普林斯頓大學得到的消息,困擾世界366年的數學難題費馬猜想,已經被中國數學家學林·龐解決,日前該論文已經通過同行評審,將于3月份發表在由普林斯頓大學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數學年刊》上。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主任、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得主皮埃爾·德利涅教授高度評價了該項成果,認為費馬猜想的解決,將會成為二十世紀國際數學界最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
不知不覺間,淚花溢滿了鐘舒陽的眼眶。
激動,興奮,驕傲……
各種情緒紛沓而至。
在這個互聯網尚未開啟的時代,漂泊于異國他鄉,忽然看到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以極其正面的形象登上了這個星球上最強大國家的權威媒體,這種感覺,鐘舒陽根本沒辦法用語言形容。
下一秒,鐘舒陽忽然仿佛響起了什么,轉身就朝辦公室跑去。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國內聯系,問問這位龐學林到底是何方神圣!
……
1993年2月22日,上午九點。
京城。
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數學學報》編輯部。
吳康裕一邊翻看最新的投稿論文,一邊笑著對坐在他對面的同事朱涵亮道:“林城大學數學研究所有點意思啊,這個叫龐學林的研究員居然一次性投了兩份論文過來,水平都很高,一份是《關于有限AbelP群的自同構群》,另一份是《單調性條件下G-Brown運動驅動的倒向隨機微分方程》,我看一下發給誰評審比較合適,按照這兩篇論文的水平,我感覺上下一期的《數學學報》,問題不大……”
朱涵亮微微一愣:“林城大學?我印象中也就羅建中和王崇慶的水平還可以吧,什么時候又出了個龐學林了?”
吳康裕道:“可能是新入職的吧……這樣的人才,放在林城大學可惜了……”
朱涵亮笑道:“如果你覺得可惜的話,可以和主編說一下,說不定主編惜才,就把人家調到咱們所里來了呢!”
“嘿,我又不認識人家,管這閑事干嘛!”
兩人正聊著天,便看到另一位同事屈峰神神秘秘地走了進來。
“嘿,老朱,老吳,你們聽說了嗎?費馬猜想,被我們國家的一個數學家解決了!”
“什么?!”
吳康裕和朱涵亮對視一眼,頓時瞪大了雙眼。
費馬猜想,可是與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起,號稱世界三大數學難題的頂級猜想。
四色猜想于1976年由美國數學家阿佩爾與哈肯借助計算機完成證明,剩下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國際數學界依舊束手無策。
特別是費馬猜想,已經困擾了數學界三百多年的時間,無數數學家前赴后繼,都沒能解決這一難題。
甚至有人都開始懷疑,到底存不存在真正意義上證明費馬猜想的方法。
這樣一個堪稱數學界皇冠上明珠的難題,被中國數學家解決了?
吳康裕道:“這是哪位大神的手筆啊?太TM牛了!”
屈峰歪著腦袋道:“這是我剛剛在主編辦公室聽到的,好像是一個叫做學林·龐的數學家,沒聽說過,人家新華社的人跑過來問,說這個人都已經上了《紐約時報》了,現在主編正在四處找人打聽呢!”
“學林·龐,學林·龐……”
吳康裕喃喃自語,總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下一刻,他一下子瞪大了雙眼,和朱涵亮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龐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