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后,丁儀才搖頭道:“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宏原子的了解還相當初級,而且智子出現后,對宏原子的相關實驗也進行了干擾,所以我暫時沒想到有什么合適的辦法去屏蔽智子。”
龐學林點點頭,對這個答案并不意外。
中,面壁者弗里德里克·泰勒就是想要通過球狀閃電武器對付三體人,最終得到的答案卻是“主不在乎。”
這樣也可以間接說明,三體人對宏原子的研究可能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
甚至在三體的第三部《死神永生》中,有一種說法,宏電子(球狀閃電)是微電子低維展開后形成的。
根據弦理論,宇宙是由十一維時空構成的,其中十維是空間維度,還有一維是時間維度。
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宇宙空間是三維的,是因為剩下的七個維度都蜷曲在微觀粒子中。
而在三體世界的宇宙早期,宇宙空間呈現的是十維形態。
十維宇宙中,光速呈現無窮大,光從宇宙的一頭到宇宙另一頭,瞬間可至。
但后來因為文明之間的戰爭,不斷通過降維打擊,導致宇宙的宏觀維度不斷坍縮,最終形成了如今人類肉眼可見的三維宇宙。
而光速也因為降維打擊不斷降低,變成了如今的每秒三十萬公里。
在的第三部,那些有幸進入四維空間的人類,重回三維宇宙時,都會有種難以言喻的壓抑感,這就是所謂的三與三十萬綜合癥。
我們平時感覺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何嘗不是一個禁錮我們的牢籠。
三人在露臺上又聊了一會兒天,工作人員便過來告訴龐學林,晚飯做好了。
“丁教授,我們先去吃飯吧,吃完飯繼續聊。”
“好!”
丁儀微笑著起身,和坎特一起,跟隨龐學林進入餐廳。
晚飯是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廚師的手藝很好,雖然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卻總能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
餐廳里有電視,眾人一邊吃飯,一邊收看電視新聞。
“日前,行星防御理事會(PDC)就《面壁者法案》展開表決,其中十三票同意,兩票棄權,《面壁者法案》不日將提交聯合國大會審議……”
“美國東部時間18點30分,美國國家戰略導彈防御系統(NMD)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摧毀在近地軌道低維展開的智子的試驗演習,這是NMD系統將攔截方向轉向太空后進行的第三次試驗,靶標是去年十月從國際空間站廢棄的反射膜。行星防御理事會(PDC)發言人稱,帶有核彈頭的攔截器成功地摧毀了靶標。靶標的面積約為三千平方米,也就是說,在三維展開的智子遠未達到足夠的面積,以形成對地面人類目標具有威脅的反射鏡之前,NMD系統就有把握將其摧毀……”
“據本臺駐聯合國秘書處記者報道,聯合國發言人在剛剛結束的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在近期召開的特別聯大會議上,討論逃亡主義問題,本屆特別聯大是由行星防御理事會及各常任理事國協力促成的,旨在敦促國際社會就逃亡主義和技術公有化問題上達成共識,并制定相應的國際法!”
逃亡主義顧名思義,就是在三體艦隊抵達前,人類提前逃離太陽系。
逃亡主義思潮出現后不久,全球就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和俄羅斯兩個空間技術大國已經秘密開始了自己的外太空逃亡計劃。
雖然兩國政府都立刻斷然否認自己存在這樣的計劃,仍然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并由此引發了一場“技術公有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