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特別聯大上,許多發展中國家要求美、俄、日、中和歐盟進行技術公開,將包括宇航技術在內的所有先進技術無償提供給國際社會,以使得人類所有的國家和民族在三體危機面前享有同等的機會。
“技術公有化”運動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一致響應,甚至得到了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支持,但相關的提案在聯合國行星防御理事會會議上均被否決。
此后,中俄兩國在第五屆特別聯大上提出一項“有限技術公有化”提案,倡議在行星防御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間進行技術公有化,也立刻遭美英兩國否決。
美國政府表示,任何形式的技術公有化都是不現實的,是幼稚的想法,即使在目前情況下,美國的國家安全仍處于“僅次于地球防御”的重要地位。
“有限技術公有化”提案的失敗在各技術強國間也造成了分裂,致使建立地球聯合艦隊的方案破產。
“技術公有化”運動受挫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使人們認識到,即使在毀滅性的三體危機面前,人類大同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技術公有化”運動是由逃亡主義引發的,國際社會只有對逃亡主義達成共識,才能部分彌合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之間已經造成的裂痕。
本屆特別聯大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即將召開。
……
“其實,我們真的應該認真考慮逃亡問題了,在人類尖端科學被智子鎖死的前提下,規劃四個半世紀后的地球和太陽系防御是沒有意義的。考慮到人類技術在未來四個多世紀所能達到的高度,人類比較現實的目標是制造星際飛船,使一小部分人能夠向外太空逃亡,以避免人類徹底滅絕!”
餐廳內,丁儀說道。
龐學林淡淡一笑,說道:“可是,誰走,誰留呢?”
這話一出口,餐廳內就再次安靜了下來。
在三體危機已經公告全球的前提下,誰走誰留恰恰成了最大的一個問題,要走大家一起走,要留大家一起留。
在原著中,這一問題一直貫穿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和廣播紀元,到后來甚至國際法禁止規定人類逃亡。
直到最后的黑暗森林打擊來臨,地球人類徹底滅絕,都沒能解決這一問題。
“好了,不說這種沉重的話題了,來,丁教授,坎特博士,我們干一杯!”
“干杯!”
三人輕輕碰杯,一飲而盡。
這時,電視里再次插播一條新聞:“據本臺記者剛剛收到的消息,我國著名航天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嵇興賢教授、江志文教授、卜嘉澍教授在不久前的一場太空行走中,遭遇一場微隕石雨,不幸犧牲……”
龐學林呆了一呆,端著杯子,看著電視中的新聞,許久沒有說話。
丁儀和坎特很快發現了他的異常。
坎特道:“龐教授,怎么了?”
龐學林這才回過神來,搖了搖頭道:“沒事?”
丁儀好奇道:“龐教授,你認識這幾位犧牲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