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頓·沃克的這番表態,在短短一天內,讓他的微博粉絲數,從零漲到了一百多萬。
更搞笑的是,這番言論發出去之后,他的推特賬號被限流了……
不過他的這番表態,倒也終止了龐學林與特沒譜之間的口水戰。
網絡上也不再有人說龐學林竊取柯頓·沃克研究成果之類的怪話了。
甚至那位斯坦福博士田宏,也主動在他的知乎專欄上,公開向龐學林和柯頓·沃克致歉。
……
這兩天,龐學林一直忙著搬新家。
如果說在金龍電池出現以前,龐學林還只是一名頂級數學家和化學家的話,那么如今,他的地位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科學家的層次,上升到了戰略層面。
因此,不管從安保領域還是其他方面,他都不適合再住在自己位于江大那個小公寓里面了。
原本江大還準備在校園內專門為龐學林建一棟小樓,不過被龐學林婉拒了,他準備搬回到老媽在濱江給自己準備的那棟別墅里去。
畢竟接下來不管是錢塘實驗室,還是金龍集團的工作,他待在江大的時間將會越來越少。
而且從濱江到玉泉校區的碳納米材料研究中心,也并不算有多遠。
當然,周辰和左亦秋都會和龐學林住在一起。
此外,政府方面還專門為龐學林配備了保姆等家政服務人員。
……
這段時間,另一件轟動整個學術圈的大事,就是與金龍電池相關的十多篇論文,終于在《江城大學學報》上發表了。
之前在啟動金龍電池項目時,龐學林就已經和柯頓·沃克他們有過約定,因為保密原因,部分科研成果不能直接通過論文的形式直接發表,可以發表的,也要經過審核后,直接發表到《江城大學學報》上。
至于這些論文會不會泄密。
龐學林倒不擔心。
從論文到實際應用,中間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事實上,對于大部分科研論文而言,都不需要擔心泄密的問題。
首先,需要保密的,通常是技術,而不是知識。
發表論文,更多是向同行展示新的知識和觀點,讓同行們進行評議。
譬如說吧,原子彈的制造原理,是不需要保密的,相關原理,早已經寫進了教科書,真正需要保密的,實際上是一些技術細節,比如說,怎樣獲得高純的U235。
像芯片制造也是,相關原理流程,大家都清楚,但真正要做出高性能的芯片,必須要有配套的技術和設備,比如,一臺先進的光刻機。
所以,我們常說,我們某某技術落后于世界,而不說我們在某某原理上不如別人。
當然,科學論文中,除了提出新的觀點和知識,也有展示新技術,新方法的。
比如說,發現了一種新的聚合方法:活性聚合。
這種新的聚合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高分子的形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