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認為他能夠在S級別的期刊灌水也是一種本事,而且石毅當年回國,引領了海外中國科學家歸國的風潮,對國內貢獻巨大。
再加上后來辭去公職,和諸多頂尖科學家共同創辦西湖高等研究院,致力于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這樣的人物無可非議。
龐學林對此倒不可置否。
國內學術界雖然山頭頗多,但以龐學林如今的學術地位,他無論走到哪里,都是最高的那座山峰。
只是龐學林有些奇怪,西湖大學從創建到現在,也才不過四五年的時間,整體規模很小,目前雖然也有理學院和工學院,但最強的還是石毅領銜生物學領域。
他不明白石毅這個時候過來找自己,這是想干嘛。
這時,一旁的萬易道:“龐教授,既然你有客人過來了,那我先走了,項目組那邊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處理。”
龐學林點了點頭道:“萬教授,那就辛苦你了。”
萬易離開后,龐學林來到會客室,便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儒雅中年男子正端著茶杯喝茶。
看到龐學林進來,對方站起身,微笑著伸出手道:“龐教授您好,我是石毅。”
“石教授,很高興見到你。”
兩人寒暄片刻。
龐學林微笑道:“石教授,不知道你今天過來這是……”
石毅微笑道:“龐教授,我是向您尋求合作來了。”
“合作?”
石毅笑道:“是這樣的,龐教授,我聽說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正在向全球招聘理學與工學領域的頂尖人才加盟,你看錢塘實驗室、江城高等研究院和西湖大學之間,能不能形成一種合作模式:即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部分學者同時擔任西湖大學的兼職教授,至于我們西湖大學,可以在生物學以及基礎醫學領域為錢塘實驗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提供全力支持。”
石毅希冀地看著龐學林,對于這次主動找龐學林尋求合作,石毅可是抱了很大的希望,。
西湖大學從2018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三年時間了,雖然吸引力不少國際頂尖學者加盟,但是在理學和工學領域,實力并不算有多強。
特別是最近兩年時間,龐學林率領江大異軍突起,在數學、材料學、電化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隱隱間甚至讓江大與清北有了分庭抗禮的意思。
而龐學林自己,更是堪稱妖孽。
在數學領域的種種成就就不必說了,在材料學領域,他和李長青合作搞出的高純度電子級單壁碳納米管和大尺寸單層石墨烯(飛刃材料項目還處于對外保密階段),均已經實現了產業化。
李長青這樣只能在國內算是一流的學者,因為與龐學林的合作,瞬間成為了國際碳納米材料領域的權威。
那些參加這一項目的教授、副教授乃至于實驗室里的實驗狗,都成了各大科研機構競相爭取的香餑餑。
在電化學領域,龐學林更是慧眼識人,和柯頓·沃克合作,幫助這樣一個早已被產業界拋棄的過氣大牛,重新走上巔峰。
據說正因為鋰空氣電池項目的成功,諾貝爾獎委員會已經考慮決定將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龐學林和柯頓·沃克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