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九月了,距離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公布還有一個多月時間。
說不定過一兩個月,眼前這位年輕人,就會成為國內第二位真正意義上的諾獎大佬了。
而江大化學工程學院參加鋰空氣電池項目組的那些學者們,同樣也名利雙收,據說龐學林甚至將非常大方地他掌控的星環科技的部分股份,分給了參與這一項目的學者們。
即使每人只有百分之零點幾,那也是以億為單位的。
正因為如此,當由龐學林主導組建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消息傳出,并且向全球邀請學者加盟以后,自薦的簡歷差點塞爆了錢塘實驗室的官方郵箱。
其中甚至不乏許多諾獎級學者,那些國際一流的學者更是如過江之鯽。
要知道石毅在西湖大學這幾年費盡心血,也不過是湊齊了一支準一流的團隊,論實力和底蘊,和江大跟本沒法比。
而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只需一兩年的時間,龐學林就可以拉起一支媲美國際頂級科研機構的團隊來。
因此,石毅這才決定上門,看看能不能從龐學林這邊得到一些幫助,只要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愿意與西湖大學合作,那么西湖大學未來的發展就非常可期了。
聽石毅這么一說,龐學林一下子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他沉吟片刻,淡淡笑道:“石教授,合作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請說。”
石毅眼睛一亮。
龐學林道:“西湖大學如果和我們合作,我需要將西湖大學整合到江城高等研究院、錢塘實驗室的科研體系內,未來西湖大學的著重點在于人才培養,科研方面全面轉入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
“這個……”
石毅一下子就猶豫了。
龐學林這種做法,幾乎就相當于要求將西湖大學納入他的麾下了。
這在施一公看來幾乎是不可接受的。
龐學林淡淡一笑,說道:“錢塘實驗室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里,平均每年科研經費方面的投資不低于一百億RMB,江城高等研究院平均每年的經費,不低于十億RMB。另外江大已經同意加入到這個體系內,錢塘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會對江大部分學科專業同步開放,江大教授通過考核后,也可以成為錢塘實驗室的或者江城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員,而且星環科技公司未來每年將會為江大提供不低于三十億RMB的教學經費,如果西湖大學愿意加入這樣的聯盟,我們也會予以同樣標準的經費支持。要知道,江城作為一個人口接近千萬等級的大都市,完全容納得下兩所國際頂尖大學。”
石毅張了張嘴,拒絕的話卻怎么都說不出口了。
要知道,石毅今年已經五十四了,這些年,他漸漸退出了一線科研崗位,逐步向一名教育家轉型。
他非常清楚想要籌辦一所國際頂級大學有多么艱難。
其中最麻煩的,就是經費問題。
西湖大學采取的是西湖教育基金會支持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作為西湖大學基金籌資主體,西湖教育基金會這些年一直面臨著籌資壓力。
按照石毅的估算,當西湖大學全容量聘請300位教授時,不算科研經費,一年所需的行政費用就要10億-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