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對一旁的攝像師打了個眼色,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第一個問題。”
“龐教授,請問你是什么時候接到自己獲獎的消息的呢?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龐學林道:“應該是上午十點半左右吧,當時我正在開會,結果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赫伯特·格林先生突然打電話過來,我當時接起來的時候還有點懵。”
“有點懵?你是對自己得獎很意外嗎?”
“倒不是意外,怎么說呢?就是沒想到格林先生會直接打電話過來,因為我當時在討論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壓根沒想那么多。”
“那你對自己獲獎怎么看?而且根據記錄,你已經打破了由英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布拉格所保持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科學獎項獲獎記錄,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
龐學林道:“獲獎我是有心里準備的,畢竟這段時間網上傳了這么久。至于說破紀錄這件事,我對勞倫斯·布拉格先生很尊敬,能夠破布拉格先生保持的記錄,我很榮幸,我也希望將來有人能夠繼續突破我的記錄,因為這代表著人類的未來。”
“謝謝龐院士,那你獲獎之后給家人打過電話嗎?和他們怎么說的?”
龐學林有些尷尬地笑道:“我還沒和我爸媽通過電話。”
“啊?”
董青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龐學林笑道:“我父母給我發過微信,不過也沒多說什么,他們知道我比較忙,所以平時沒有事的話,很少主動聯系我,一般都是我有空的時候聯系他們,一家人再聚一聚。”
董青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那你的朋友、同事呢?和他們有聊過嗎?”
龐學林點頭道:“這個有很多,獲獎之后,我至少接到過二十多個祝賀電話,有來自大洋彼岸我研究生時期的導師陶哲軒,普林斯頓的德利涅教授,愛德華·威滕教授,也有來自歐洲的舒爾茨教授,法爾廷斯教授。當然,更多的是國內的同事,朋友,還有學生……哦,對了,柯頓·沃克也給我打了電話向我表達祝賀,然后我同時也向他表達了祝賀。”
董青忍不住笑道:“兩個諾獎大佬之間相互祝賀,場面應該很有趣。”
龐學林笑著點了點頭。
董青道:“那能說說你和柯頓·沃克先生的故事嗎?外界關于你們倆之間的交集,可都是出自柯頓·沃克教授之口,你好像從來沒有向媒體聊過這方面的話題。”
龐學林哈哈一笑,說道:“有柯頓·沃克幫我吹牛,我自己再主動去吹自己,會不會太高調了?”
“哈哈!”
董青朝龐學林豎起了大拇指,說道:“但是我們就是想聽一聽你自己怎么吹捧自己呀。”
龐學林臉上故意露出勉強之色,笑道:“那我就試試吧。”
“第一次見到柯頓·沃克教授的時候,在普林斯頓的一次冷餐會上,就是我在普林斯頓作報告,然后意外證明了波利尼亞克猜想那回……”
“當時看到柯頓·沃克教授第一眼,我覺得他是個騙子。”
“騙子?”
董青有些驚訝。
龐學林笑道:“對,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推銷保健品的那種,他當時和我說他能搞定鋰空氣電池,然后把鋰空氣電池的未來有多么多么美好向我吹噓了一遍,其實,當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因為我很清楚鋰空氣電池面臨的困境。直到他告訴我通過石墨烯隔離鋰空氣電池的水性電解質的時候,我才來了一點興趣。因為這個想法和我當時對于鋰空氣電池項目有些不謀而合。”
“然后我們越聊越投機,柯頓·沃克教授便向我提出了合作研究。但考慮到這一技術的敏感性以及研發經費投入問題,我要求柯頓·沃克教授必須來江大工作。我原本想著對方會不會猶豫一下,畢竟普林斯頓與江大,客觀上這兩所大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沒想到對方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后來我才知道,柯頓·沃克教授已經被美國的產業界拉黑了,在普林斯頓也不受重視……”
“……”
這場專訪持續了整整一個多小時,才算結束。
因為時間緊迫,董青婉拒了龐學林吃飯的邀請,直接啟程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