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
左亦秋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龐學林道:“我搞研究的時候不希望有人打攪。”
“哦。”
左亦秋臉上露出恍然之色,隨即,左亦秋又道:“對了,龐教授,上周您讓我聯系的那位曹源博士,他下午抵達江城和您見面。”
“曹源下午到?”
龐學林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他找曹源,自然是為了超導方面的研究。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話,那么曹源無疑是其中之一。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比起經過基因優化劑改造之前的龐學林,曹源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才。
曹源是西川省人,從小就展現了過人的學習天賦。
因為天賦異凜,十一歲被深城的一所實驗中學看中。
在實驗中學中,他僅用三年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和中學全部的課程。
三年之后,十四歲的曹源以668的成績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本科階段,曹源依舊成績優異,獲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獎學金。
十八歲那年,曹源本科畢業,獲得了麻省理工的offer。
進入麻省理工后,曹源雖然與自己想要進的物理系失之交臂,卻意外進入了麻省理工電氣工程系,跟隨導師Herrero讀博,然后在HERRERO手下對雙層石墨烯的相關特性展開研究。
二十二歲,曹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志發表兩篇關于石墨烯超導的文章,引發學術界廣泛關注。
同年,曹源登上《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的未知。
曹源后來的經歷龐學林不太了解,這段時間他查超導方面的資料時,隱隱感覺到曹源的那個發現,對于他尋找一種具備普適意義的超導理論至關重要。
因此他托人問了下曹源的情況,這才知道曹源已經是中科大的副教授,獨立帶領一個團隊搞凝聚態物理方面的研究。
于是龐學林干脆讓左亦秋聯系上了曹源,希望能和他見一面。
他倒沒想到,曹源會主動趕過來。
下午兩點半,龐學林在辦公室里見到了這位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天才少年。
曹源中等個子,身材消瘦,帶著眼鏡,人看起來很精神。
兩人年紀相當,又同屬于學術界的新生力量,很快就熟絡起來。
寒暄片刻之后,龐學林笑道:“曹教授,我這次之所以邀請你過來,是想問你一下,有興趣加入錢塘實驗室嗎?”
“加入錢塘實驗室?”
曹源微微一愣,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
他之所以在接到左亦秋的電話后,主動趕到江城,主要是對龐學林他們團隊的大尺寸高純度單層石墨烯制備技術比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