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淡淡一笑,對佩雷爾曼的解釋不可置否,又翻到了第十頁,指著上面的證明道:“那這里,在空間形式????中,??是定義在嚴格凸環??2???1上的調和函數,??連續到??2???1。若??滿足??|????1=1,??|????2=0,那么,就有|???|(??)>0,???∈??2???1,并且??的水平集嚴格凸。你在最后部分是如何給出極值原理的?”
佩雷爾曼繼續解釋:【Ω是????中有界連通區域,??∈??2(Ω)????(Ω),在Ω上考慮算子??????=??????(??)????????+????(??)??????+??(??)??……】
“那這里呢???是具有常截面曲率的黎曼流形????上的光滑函數,????????和????分別是????上的Riemannian曲率張量和Ricci曲率,那么??????=????????+??????????????和????????=???????????2????????????????+????????????+R??????????……這個如何證明?”
【取1≤??,??,??,??,??≤??,1≤??≤??+1。取????中的正交標架場{???1,???2,……,?????,?????+1},其中?????+1為外法向,則{???1,???2,……,???i}為切標架場,且???=?????+1,運動方程為……】
……
在一旁觀看的望月新一有些奇怪,龐學林怎么老是在黎曼流形問題上打轉,而且問的都是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有些引理或者定義,推導出來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倒是佩雷爾曼并沒有表現出多少不耐煩的神情,基本上龐學林問什么,他就解釋什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多小時。
龐學林終于圖窮匕見:“你這里由一個緊致無邊的n維流形M的同調群Hn(M,Z)=0,推出M是不可定向的,然后我們由定理4.6.7可知,所有偶數維的射影空間都是不可定向的,它們的定向二重覆蓋空間是同維數的球面,那么我想問一下,定向二重覆蓋為環面T^2的克萊因瓶,它的空間曲率是黎曼流形上的光滑函數嗎?”
龐學林這話一出口,不僅佩雷爾曼呆滯了,就連望月新一也呆住了。
這是一個極為細微的邏輯漏洞,從初始設定一直到四維克萊因瓶的定向問題,相當于霍奇猜想證明全過程的基礎。
假如這一段出現問題了,那么基本上意味著整個證明過程有著重大缺陷。
但望月新一震驚的并非是這一點。
而是龐學林竟然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察覺到了如此細微的邏輯漏洞。
要知道佩雷爾曼的手稿一共三十多頁,他還省略了很多環節,如果把這部分手稿轉換成論文,至少還要再補充一半以上的內容。
之前望月新一花了將近五小時的時間,才算將這篇論文細細讀完。
要說理解的話,望月新一只能說看明白了佩雷爾曼的整體證明思路,對里面的一些細節,他還要花幾天時間研究。
而龐學林在讀完這篇論文的同時,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全理解了佩雷爾曼的證明思路,甚至還發現了其中存在的非常細微的漏洞。
這里面所展現的驚人思維能力和數學直覺,有些超乎望月新一的想象。
一般情況下,像佩雷爾曼和望月新一這樣的頂尖數學家之間,單從思維能力而言,其實差距并不大。
真正體現數學家之間差距的是看對方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能不能在別人想不到的領域開辟全新的戰場。
而這一點,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以及偶然間的靈光一閃了。
望月新一原以為,自己和龐學林之間就算存在差距,但是至少在邏輯思維能力上,不存在質的區別。
但今天,龐學林的表現卻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到底是哪來的怪物?
佩雷爾曼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此時的他倒沒想那么多。
他從龐學林手中拿過論文的手稿,又從頭到尾推演了一遍。
最終的結果證明,龐學林是正確的。
佩雷爾曼臉上難掩失落之色,畢竟費了這么大心機,最終卻因為一個小漏洞,而前功盡棄,實在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