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周辰道:“你們就留在外面,我跟格里戈里、望月新一教授一塊過去。”
“可是龐教授……”
周辰有些猶豫道。
龐學林笑道:“放心吧,我們的行程昨天就和俄當局報備過了,這里面的安全肯定被篩查過,而且周圍不是還有你們的俄羅斯同行嗎?”
見龐學林態度堅決,周辰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龐學林和佩雷爾曼、望月新一同進入了這個破舊的街區。
讓龐學林有些意外的是,佩雷爾曼并沒有直接帶他們回家,而是先去了了一個隱藏在角落里的小雜貨鋪。
店主是個紅鼻子的大胡子老頭,對于佩雷爾曼的到來,顯得有些意外又驚訝。
“格里戈里,好久沒見你了,聽說你去了中國,最近你還好嗎?”
佩雷爾曼點頭說:“我還好,老韋德,給我來一包黑咖啡,三塊黑麥面包,三根紅腸,哦,對了,再來一小瓶伏特加。”
“好嘞,一共725盧布。”
佩雷爾曼摸了摸自己的衣兜,臉上露出了尷尬之色。
一旁的龐學林和望月新一也面面相覷,他們同樣沒有帶錢。
老韋德似乎看出了他們的窘境,笑著說道:“格里戈里,東西你先拿著,就當是我請你們幾位大數學家吃東西了。”
龐學林好奇道:“您認識我們?”
老韋德指了指角落里的電視,笑著說道:“怎么不認識?您是龐學林教授,大名鼎鼎的鋰空氣電池發明者。你身旁這位應該是來自日本的望月新一教授,電視里都有報道呢。”
龐學林哈哈大笑,說道:“韋德先生,那就多謝你了。”
“哦,對了,喝伏特加,你們沒有杯子吧?我再送你們三個杯子吧。”
老韋德變戲法一般又摸出三個小酒杯,遞給了龐學林。
龐學林接下。
隨后,龐學林和望月新一提的食物,跟著佩雷爾曼來到了一處公寓樓下。
距離公寓樓還有一百多米的時候,佩雷爾曼忽然止住了腳步,怔怔的看著前方。
“格里戈里怎么了?”
望月新一好奇道。
佩雷爾曼沒有說話,龐學林和望月新一順著佩雷爾曼的目光看過去,便看到在公寓樓下,一個四十來歲的女子正在樓道口徘徊。
“格里戈里,你認識那女的?是你戀人嗎?”
一旁的望月新一好奇道。
佩雷爾曼沒有回答,倒是龐學林幫著佩雷爾曼解釋了一下:“應該不是,我想有可能是格里戈里的妹妹。”
龐學林之前專門調查過佩雷爾曼的資料,對于他的生平,知之甚詳。
佩雷爾曼于1966年6月13日出生于蘇聯圣彼得堡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電子工程師,母親是小學數學教師。
平凡的父母雖然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卻給了他聰明而好學的頭腦。
佩雷爾曼四歲時,對數字感興趣的他就開始埋頭啃著小學數學課本。
六歲時,佩雷爾曼進入母親任教的小學學習。
當時他已經能輕松自如地在腦子里進行三位數的加減乘除時,而他的同學們才剛剛學會二位數以內的筆算。
1982年,佩雷爾曼進入圣彼得堡第239中學學習,這是一所頗具數學和物理教學特色的學校。
入學才三個月,他就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并獲得了金牌。
當時,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天才得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分———滿分42分。
獲獎一個月后,這個數學神童就接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邀請,為他提供豐厚的獎學金。然而,他卻謝絕了赴美深造的邀請。
中學畢業后,佩雷爾曼免試進入圣彼得堡大學數學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