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朗蘭茲將手里的信封打開,他的眼神微微一縮,若有所思地龐學林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隨后,他笑著說道:“下面,我將公布2022年度國際數學家大會菲爾茲獎得主名單。”
第一位獲獎者是,雅各布·劉易斯教授。
劉易斯教授1986年出生于里約熱內盧,擁有美國和巴西雙重國籍,現任教于哈佛大學和巴西國立純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所。
劉易斯教授因為在動力系統和分析等方面的杰出貢獻被授予菲爾茲獎,他將重正化作為一種統一原則的想法改變了整個動力系統領域的面貌。
雅各布劉易斯教授最著名的研究在混沌理論和動力系統領域,這些領域所研究的對象是這樣的系統: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但初始狀態的微小差異會導致大相徑庭的結果,比如天氣模式。【蝴蝶效應】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系統的比喻——因為天氣是一個混沌系統,所以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導致數百千米之外的地方發生颶風。
在這個領域里,劉易斯教授的主要貢獻之一是:明確了有一大類動力體系最后一定會落入兩種結果之一。這些體系要么會演化成穩定狀態,要么會演化成混沌隨機狀態——雖然不能精確預測,但可以用概率語言來描繪。
第二位獲獎者,奧卡姆·羅德尼教授。
羅德尼教授1985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現任職于普林斯頓大學。
羅德尼因為在幾何數論領域引入一些強有力的新方法,計算了小秩環并界定了橢圓曲線的平均秩而被授予菲爾茲獎。
代數理論里有一類基本問題:整系數多項式(比如3x2+4xy-5y2)都有哪些特征。18世紀-19世紀偉大的數學家高斯開發出了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可以處理這樣的多項式,但前提是這些多項式不超過二次。
羅德尼教授仔細研究了高斯的著作并融入了大量幾何學和代數學的獨到見解,成功地把高斯的工具擴展到了更高次方的領域,大大擴展了數論學家研究這些基本數學對象的能力。
第三位獲獎者,馬克·穆勒,德國人,現居英國,任職于牛津大學。由于穆勒教授在隨機偏微分方程理論方面的杰出貢獻,尤其是為這些方程建立了一套正則性結構理論,而被授予菲爾茲獎。
微分方程在數學、物理學和工程學里都有廣泛應用。它能描述那些隨著時間變化的過程,比如一顆炮彈出膛之后的運動,或者是股票和債券價格變化的趨勢。微分方程有很多不同類型:常微分方程只有一個變量,而偏微分方程則處理多個變量。確定性微分方程是可以預先算好的,如果不考慮測量誤差,那么一顆炮彈在什么時候運行到哪里是沒有疑問的;而隨機微分方程則有隨機因素在里面,一杯咖啡里糖粒的運動和一支股票在某一時刻的價格都不是能夠完全決定的。
隨機偏微分方程傳統上對于數學家來說很難處理,穆勒教授開發了一種新的理論框架,讓這些方程變得簡單許多,不但開啟了許多新的純數學方向,也對科學和工程中的應用有重大意義。
第四位獲獎者……”
說到這里,羅伯特·朗蘭茲的語氣頓了頓。
現場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到了龐學林身上,一些有望角逐菲爾茲獎,此前卻沒有被喊到名字的學者,這時也紛紛放棄了獲獎的念頭。
這位大佬幾乎百分之百預定了本屆數學家大會的菲爾茲獎,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與他爭奪。
甚至之前念到名字的那三人,與龐學林同期獲獎,對龐學林而言都有些不公平。
因為他們的成就,與龐學林相比,完全就是螢火與皓月的區別。
菲爾茲獎授予龐學林,不是龐學林的榮幸,而是菲獎的榮幸。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毫無懸念的時候,羅伯特·朗蘭茲的下一句話,就讓整個數學家大會會場安靜地針落可聞。
“第四位獲獎者,安東尼奧·福萊利教授。
福萊利教授出生于1984年,主要研究變異和偏微分方程,現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
福萊利教授一直致力于最優運輸理論,他利用最優的運輸技術來獲得各向異性不均勻性的改進版本,并獲得了函數和幾何不等式的穩定性。
他擅長于把本來看似是偏微分方程的問題,轉化為幾何不等式的問題。所以在后來很多重要的方程,他的工作都有所涉及,比如哈密頓-雅克比方程、薛定諤方程、伏拉索夫-泊松方程等等……”
然而,此時已經沒有人繼續聽羅伯特·朗蘭茲說話了。
整個發布會大廳安靜了那么一小會兒后,很快便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一般,劇烈的沸騰起來。